体感40℃!高温天穿得越少可能更热,穿羊毛反而更清凉?

2025-07-17 08:27来源: 广州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广州的高温预警下线不到5天,14日又重出江湖。连日来,“炎热+雷阵雨”的蒸焗模式,让体感温度高达40℃。为了抵挡高温炎热,街头巷尾的市民游客穿着清凉。

  但问题来了:

  穿得越少一定会越凉快吗?

  怎样穿衣才能清凉又防晒?

  答案出乎意料。

  人体散热是个“大工程”

  据广州市气象台,广州的高温预警下线不到5天,14日又重出江湖。今明两天受副高控制,广州依然高温炎热,最高气温接近或达到37℃。18日起可能有热带系统发展移近,受外围环流影响,雷雨趋频繁。

  气象数据测算显示,当气温高于一定数值后,在相同的气温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也就是说,“高温+高湿”的蒸焗模式将大大拉升人的体感温度——最高气温37℃,体感温度就可能高达40℃!

  天气这么热,人体要如何散热,维持正常体温呢?

  首先,即便身处温度适宜的环境,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也会产生热量。人体通过将多余的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才能维持体温的稳定。

  在这个过程中,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是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但这四种方式并不是同时作用,在不同情况下,它们所发挥的作用大小也有所不同。

  比如,人体体温的70%靠辐射、对流和传导散热,但当气温达到35℃时,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

  01

  辐射散热

  指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较冷物体。

  举个例子,许多人小时候曾在炎炎夏日时打开冰箱门,通过将人体热量传给温度较低的冰箱内侧来获取凉意。

  02

  对流散热

  指人体通过气体、液体等流动介质传递热量。

  比如人们扇扇子或者站在对流风的风口处能明显感受到凉意,就是对流散热。

  03

  传导散热

  指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它接触的温度较低的物体。

  比如躺在凉席上,身体表面热量会传导到凉席上。

  04

  蒸发散热

  是指液体在变为气体的过程中带走热量。

  人的皮肤上分布着数百万个毛孔,它们以排汗的方式调节人体温度,当汗液蒸发,体表温度自然就降下来。

  需要注意的是,人体并不总能向外界环境成功散热。这是因为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热能只能从高温向低温处传递。

  也就是说,当周围环境的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时,人体非但不能散热,还会从周围环境吸热。如何减少吸收外界的热量呢?穿对衣服就显得格外重要。

  红衣与长时间户外更配

  那要如何科学、正确地穿衣?总体而言,夏天穿什么衣服更凉爽、更防晒,不仅要视乎所处的环境温度、逗留户外时间的长短,还与衣服颜色、面料材质、服装版型有关。

  当体温>外界温度

  当人的体表温度高于外界温度,人体的热量可通过辐射散热,向周围环境传递。更重要的是,当体温和外界温度的温差相对恒定时,人体表面有效的散热面积越大,即穿得越少,皮肤裸露越多,人的确就会感到越凉快。

  体温高于外界温度的情景包括有:阴凉天气、夏日傍晚、空调环境等。在这些环境里,建议穿深色衣服。

  因为深色衣服能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同时吸热也快,吸收的热量可以成为衣服内形成对流的动力,加速汗水的蒸发消散,让人感觉凉快不少。

  当体温≤外界温度

  而当外界气温达到或超过人的体表温度时,且阳光比较毒辣,人体皮肤就不能主动散热,相反还会从外界吸热,从而让体温进一步上升。

  这里有一个"冷知识”:到了夏天,不少肌肉猛男在户外打赤膊,小姐姐们穿吊带衫和热裤,认为这样更凉快,实际上却是一个认知误区。

  当气温接近或超过体温(36.8℃左右)时,穿得越少的人,没有衣服帮忙施展“魔法”,皮肤会吸热更快、吸收紫外线更多,人就会更热,导致更容易中暑。

  短时间逗留户外

  如果是短期在高温天气下,建议穿着浅色系衣服。浅色系衣服能够反射光线并减少热量吸收,即便是短时暴晒,穿浅色衣服也会感觉比较凉快。

  不过,也正因浅色衣服吸收紫外线的能力较弱,长期暴晒时,紫外线会毫不留情地穿透衣服,晒伤皮肤,所以穿浅色系衣服不适合长时间在户外暴露。

  实验一

  中午12点,将三件衣服挂在晾衣绳上,每件衣服上都放一支温度计。

  5分钟后,红、黑衣服温度计显示已超40℃,而白色衣服显示温度为38.7℃。

体感40℃!高温天穿得越少可能更热,穿羊毛反而更清凉?

  图源:广东科普

  长时间逗留户外

  如果要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首选是穿红色衣服。

  为什么穿红色衣服会凉快又防晒?因为红光是紫外线的“天然克星”。

体感40℃!高温天穿得越少可能更热,穿羊毛反而更清凉?

  图说;可见光光谱。图源:广东科普

  在光谱中,属于可见光的红色光波长最长,而不可见的紫外线则波长最短,较长波长的红光可以大量吸收较短波长的紫外线。因此,穿红色衣服可以吸收、过滤掉更多的太阳紫外线,从而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

  除了吸收紫外线,红色衣服还可以反射传播热辐射的红光和红外线。这意味着红色衣服还能帮助身体反射掉部分热量,从而使人感觉更加凉快。

  实验二

  室外温度约32℃,将衣服平铺到草席上,阳光晒20分钟。

  结果红色衣服上的温度计显示数字最低,为36.5℃。白色、黑色衣服的温度计显示数字分别是37.1℃和36.9℃。

体感40℃!高温天穿得越少可能更热,穿羊毛反而更清凉?

  图源:广东科普

  实验三

  烈日下,同一厚薄的白色、红色和黑色三件衣服铺在地上,5分钟后,白色衣服的升温幅度最少。

  分别在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后测试,白色衣服的升温速度相对较快,手感也更烫。

  相反,红色衣服和黑色衣服的升温速度逐渐平稳,且红色衣服的温度相对较低。

  薄款羊毛清凉又防晒

  弄明白外界温度、逗留户外时间长短、衣服颜色对凉感的影响后,我们再来了解进阶版的夏日穿衣“公式”。

  关于面料材质,很多人认为,雪纺衫等看似轻便清凉的料子更凉快。事实上,冰凉抗菌的亚麻、亲肤轻薄的真丝、吸汗透气的棉织品,以及防晒干爽的精纺薄款羊毛等天然纤维制品,才是高温天气的首选。

  羊毛?夏天穿羊毛?是的,你没看错!事实上,羊毛拥有超高的“清凉防晒技能”:

  01

  羊毛的吸湿能力比棉花高出70%以上;

  02

  羊毛能吸收、锁住细菌产生的异味分子;

  03

  羊毛是天然纤维中防晒性能最高的,纤维中的芳香族氨基酸能吸收300nm以下的紫外线。

  毕竟,这些羊毛真正的主人——美利奴羊,终年身披厚重羊毛,却能在零下10℃—30℃及以上环境中安然生存,这与羊毛的强大功能密不可分。

体感40℃!高温天穿得越少可能更热,穿羊毛反而更清凉?

  图源:广东科普

  服装版型方面,推荐选择宽松版型。这是因为面料与皮肤之间的空气层足够大,可以增加空气对流,带走热量的同时,也有利于汗液的蒸发。此外,领子、袖口、裤腿等开口部分也不宜过瘦过紧。

  中东地区人们的穿着是妙用服装版型的最好例子。

  热带地区炎热干燥,太阳辐射极其酷烈,宽松的长袍不仅可以很好地包裹皮肤,免于裸露在阳光下灼伤;外界的风吹到宽松的长袍内,能迅速蹿遍上下产生烟囱效应,流动的空气将身体散发出的热气、湿气一扫而净,让人感觉凉爽、舒适。

  总结夏日穿衣“公式”:

  防暑降温不松懈

  阴天室内穿深色

  户外短时穿浅色

  户外长时穿红色

  若要进阶巧穿衣

  注意面料和版型

  亚麻真丝棉织品

  薄款羊毛是首选

  版型宽松更清凉

  综合央视新闻、科普中国、广东科普、中国科普博览、广州天气、广州日报

  文/叶碧君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
09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由沈阳的老厂房、老仓库改造的文创园和游乐场人头攒动。国庆中秋长假期间,由沈阳的老厂房、老仓库改造的文创园和游乐场人头攒动。国庆中秋长假期间,由沈阳的老厂房、老仓库改造的文创园和游乐场人头攒动。
09
秋日清晨,初升的太阳照在湖北省麻城市龟峰山景区的奇峰怪石上,勾勒出“龟峰旭日”的壮丽景象。秋日清晨,初升的太阳照在湖北省麻城市龟峰山景区的奇峰怪石上,勾勒出“龟峰旭日”的壮丽景象。
09
10月7日,国庆中秋假期进入尾声,各地返程客流攀升。10月7日,国庆中秋假期进入尾声,各地返程客流攀升。10月7日,国庆中秋假期进入尾声,各地返程客流攀升。10月7日,国庆中秋假期进入尾声,各地返程客流攀升。
08
近日,位于海南文昌的文昌航天科普中心升级改造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并短期向公众免费开放,以检验场馆运营能力与服务水平,为后续正式开放奠定基础。该中心依托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区位优势,以“星辰大海·文昌启航”为主题,系统展现中国航天从追梦到圆梦的辉煌历程。
08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2025年中秋月亮最圆时刻发生在10月7日11时48分。今年中秋满月还是一轮“超级月亮”,也就是满月时月球正好位于近地点附近。今年中秋满月还是一轮“超级月亮”,也就是满月时月球正好位于近地点附近。
08
国庆中秋假期,神州大地车流如织,市场红红火火,景区人气正旺,各地假日经济活力十足。国庆中秋假期,神州大地车流如织,市场红红火火,景区人气正旺,各地假日经济活力十足。
07
10月6日,在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孝感南段4标项目上,中铁二十局建设者进行施工作业(无人机照片)。10月6日是中秋佳节,不少劳动者坚守岗位,保安全促生产,守护万家团圆。
07
10月6日,随着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强度持续减弱,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全线恢复通航。10月6日,随着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强度持续减弱,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全线恢复通航。
07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国球”点燃了京西的激情。与此同时,看台上八位特殊观众的身影被镜头捕捉——他们是受邀前来观赛的外卖骑手,是这座城市永不停歇的“奔跑者”。
06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