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球”燃动国庆,活力从赛场涌向城市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记者郁思辉、岳冉冉、李春宇)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国球”点燃了京西的激情。2025年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中国大满贯赛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举行,赛事如同一股强劲的脉搏,在京西大地上跳动,不仅呈现了世界顶级的竞技对决,更奏响了一曲文明风采与城市发展交相辉映的华彩乐章。

  图片来源:北京石景山公众号

  国庆节当天,比赛主场馆八极场化作一片红色的海洋。当全场观众挥动五星红旗,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家国情怀与体育激情在此刻交织沸腾。

  与此同时,看台上八位特殊观众的身影被镜头捕捉——他们是受邀前来观赛的外卖骑手,是这座城市永不停歇的“奔跑者”。

  “太精彩了,看咱运动员赢球,特别提气。”赛后,骑手们难掩激动。43岁的“骑士长”吴尊意,是一位有着12年军旅生涯的退伍军人,他从王楚钦的逆转胜利中看到了人生的缩影。“这就像人生,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最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咬紧牙关走下去,就会胜利。”

  10月5日,冠军王楚钦在颁奖仪式上。当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年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中国大满贯赛男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王楚钦4比0战胜法国选手费利克斯·勒布伦,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孙非 摄

  今年中国大满贯赛抽签仪式别出心裁地设在了位于石景山模式口的法海寺壁画博物馆。六百年前的明代壁画“国宝”,与当今“国球”在此相遇。

  抽签仪式上,以首钢大跳台为主题的书签作为“签”,燕京八绝博物馆金漆镶嵌托盘作为容器,寓意“京西福地、抽得上签”,既展现赛事与北京文化的深度融合,也完成了一场关于“传承”与“挑战”的跨时空交流。

  抽签仪式。图片来源:WTT官网

  本届赛事还首次增设了青少年比赛,让赛场洋溢着青春的活力。U15和U19决赛在主场馆八极场举行,小将们站上梦想的舞台,享受着世界顶级赛事的比赛氛围。赛场外,石景山区培智中心学校的特奥小运动员们也应邀来到现场。孩子们不仅感受了赛场的热烈氛围,还与国乒运动员进行了互动。

  这些超越胜负的体育瞬间,传递出平等、包容、鼓励的文明理念,也成为展现城市内在温度的生动写照。

  本届赛事售出门票超8.8万张,首钢园日均客流量超1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基本实现翻番。赛事人气爆棚的同时,也是对石景山区城市治理水平的一次考验。

  为残障人士开设的无障碍通道与“一对一”志愿者服务,让观赛之路畅通无阻;场馆外新增的简餐、存包服务和免费置物架,于细微处体现着城市管理的用心;112间乒乓主题客房让球迷沉浸式体验赛事文化;覆盖京津冀的“票根经济”与300万元消费券,则将以赛惠民落到了实处。

  2021年9月3日拍摄的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首钢园展区。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赛事期间,交通接驳服务高效便捷,免费的双层主题巴士串联起石景山六大商圈景点,11辆微循环接驳车覆盖园区内部,让观赛球迷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游览,实现“观看一场赛,玩遍一座城”。截至4日,球迷巴士和接驳车累计发车近700班次,运送近2万人次。赛事组委会还协调开放首钢园多个停车场免费停车,并推动全区20个停车场为持票球迷提供优惠,将“宠粉”承诺贯彻至每一位观众的出行体验中。

  赛场内外,文明引导与志愿服务也成为一道风景。800余名志愿者和公共文明引导员坚守在秩序维护、信息咨询、文明宣传等岗位,助力引导观众文明观赛、传递城市温情。

  中国大满贯赛让全国乒乓球迷欢聚在京西,每天超1万人次现场观赛,维护场内秩序极其关键。志愿者吕沐耘在此进行引导服务。“观众特别多,但是并不混乱,大家洋溢着激情与热情。”吕沐耘说,“虽然没有机会观看比赛,但是自己的付出得到观众的认可,保障了赛事运行,很有成就感。”

  来自山东的观众王女士(右)。图片来源:京石文旅

  山东德州的王女士在带两名孩童现场观赛后,不慎将挎包遗落在球迷巴士上。接到求助后,赛事组委会快速定位失物,派工作人员将失物送还至其手中。王女士事后向组委会送上感谢信,为赛事服务保障工作点赞。从志愿引导到失物招领,从无障碍服务到交通接驳,每一项细致服务的背后,都是城市管理精细化、人性化的集中体现。

  WTT中国大满贯已经落幕,但它所激发的文明风尚、经济活力与城市自信,将在石景山这片“最具幸福感城区”持续回荡。借由这场赛事,石景山成功以体育为媒介,涵养城市气质、激发内生动力、展示开放形象,为“体育+”融合发展提供了精彩的“京西样本”。

[ 责任编辑:黄童欣 ]
您此时的心情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