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全球变暖影响四季更替节奏

2021-03-16 09:27来源: 《中国科学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管玉平联合有关专家研究认为,全球变暖可以影响一年四季的节奏。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

  研究人员利用1952年至2011年观测的逐日气象数据,计算了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四季长度和开始时间的变化。他们将夏天的开始时间定义为气温达到最热的25%时,而冬天的开始时间定义为气温达到最冷的25%时,然后用现在世界公认可再现或接近历史数据的气候模式的模拟数据预测未来季节变化。

  研究发现,1952年至2011年间,夏季的平均天数从78天增加到95天,而冬季则从76天减少到73天。春季和秋季也分别从124天减少到115天、从87天减少到82天。也就是说,春天和夏天开始得更早,秋天和冬天开始得更晚了。这种季节变化在地中海地区和青藏高原尤为显著。

  换言之,气候变暖正在改变四季的长度和开始日期,夏季越来越长、越来越热,而冬季则越来越短、越来越暖。在未来气候情景下,这种变化会更加剧烈。

  “按照最贴近历史观测的模式结果预测,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减缓气候变暖,这种变化趋势将会持续发展,到2100年,夏季长度将接近半年,冬天将只持续一个多月,春秋季过渡季节也将相应缩短。”管玉平对《中国科学报》说。

  “必须强调的是,任何科学研究的结论都是有前提的,我们研究的范围是北半球的中纬度区域,不包括高纬度地区,请勿扩大解读。”管玉平指出,有些“春秋两季消失”的错误报道未经他们确认,更不是他们的研究结果。

  该研究论文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王佳敏表示,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季节变化会带来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风险。例如,鸟类正在改变它们的迁徙模式,植物的生长和开花时间也在变化。物候变化会导致动物与其食物来源的不匹配,破坏生态群落。季节变化也会对农业造成严重破坏,特别是倒春寒或迟来的暴风雪会损害正在发芽的植物。此外,随着生长季节的延长,人类会吸入更多导致过敏的花粉,携带疾病的蚊子会向北扩大其活动范围。

  “更热、更长的夏天将会带来更频繁、更剧烈的高温事件,比如热浪和野火。而更短、更暖的冬季可能导致天气更加不稳定,带来寒潮和冬季风暴,就像最近发生在得克萨斯州和以色列的暴风雪一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系统研究所研究员祝从文表示,这种季节变化可能会导致更多恶劣天气事件的发生。(记者朱汉斌通讯员徐晓璐)

[责任编辑: 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记者从海口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获悉,截至2025年10月15日,海南出入境人员已超2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4%;其中,入出境外国人超过106万人次,同比增长45.1%,入出境外国人占出入境总人数的53%。
16
10月15日,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湾芯展)在深圳开幕,本届湾芯展展览面积超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600家。10月15日,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湾芯展)在深圳开幕,本届湾芯展展览面积超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600家。
16
金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有序开展秋收作业,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金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有序开展秋收作业,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金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有序开展秋收作业,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
16
10月15日,在南县南洲镇育才村,农机手驾驶收割机进行水稻收获作业(无人机照片)。南县是湖南省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稻虾产业,2025年南县虾稻米种植面积超60万亩,预计亩产稻谷600公斤。
15
10月14日,工人在位于河北省宁晋县境内的国网邢台北5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建设工地施工。目前,位于河北省宁晋县境内的国网邢台北5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建设正在按照节点要求稳步推进。
15
10月14日,建设者在衢丽铁路东西岩站站房候车厅钢网架上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10月14日,建设者在衢丽铁路东西岩站站房候车厅钢网架上进行焊接作业(无人机照片)。
15
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
14
10月13日,伴随嘹亮悠长的鸣笛声,一列满载家电产品、汽车配件等货物的中亚班列从中铁天津集装箱中心站出发,将经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驶向哈萨克斯坦等地。10月13日,伴随嘹亮悠长的鸣笛声,一列满载家电产品、汽车配件等货物的中亚班列从中铁天津集装箱中心站出发,将经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驶向哈萨克斯坦等地。
14
10月13日,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参访活动在上海举行,中外嘉宾通过实地走访,深入感受上海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城市治理等方面的最新实践成果。
14
夜晚,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呈现出不同光影美景,吸引游客前来观赏。
1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