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学AI,一位76岁的老人来到北京市马驹桥一产业园附近,准备把钱埋进土里,被民警拦截。据中国青年报,44岁的张琳出国3年,回上海发现母亲的账户里少了30多万元,手机里却多了二三十个App,名字听起来“高大上”,例如“中国梦”“共富工程”“碳达峰圆梦钱包”“乡基会”。这些App无法通过应用商店等正规途径下载,母亲在上面“投资”,App账户里数字翻了倍,但始终无法提现。
社交媒体上,许多人像张琳一样在父母被骗经历分享的帖子下面“抱团取暖”。被骗的老人中有退休教师、公务员、出租车司机,有的见过世面、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却在晚年陷入骗局。有人试图总结被骗亲属的共性,“都是打工人,没体会过创业的不易,才会做发财梦”,但评论区立马有人反驳,“我妈做生意的,白手起家没日没夜干起来的,依旧被骗”。
张琳母亲的遭遇不是孤例,越来越多刷单返现、冒充客服诈骗开始通过那些“假App”接近老年人。骗子们精通一套能够击破老年人心理防线的话术。有老人醒悟过来后叹息着说,“我一生比较谨慎,没想到还是掉进骗子的圈套里”。
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西红门派出所民警李佳梁告诉记者,受骗老人被唤醒,有的只需要几天,多则需要几年。为了保护老人们的财产安全,“事前防范”正在成为民警应对此类骗局的重要手段。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