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好好的牙齿突然开始疼,去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蛀牙?很多人都觉得蛀牙是小毛病,忍忍就过去了。但其实,蛀牙可不是闹着玩的,严重起来不仅疼得要命,还会影响吃饭说话。
那蛀牙到底是怎么找上门的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蛀牙背后的“四大帮凶”,搞清楚了这些,你就知道该怎么防了。
01
蛀牙的“四大帮凶”到底是谁?
医学上有个说法叫“龋病四联因素学说”,听起来挺高大上,其实说的就是蛀牙的形成需要四个条件:细菌、食物、你的牙齿本身,还有时间。这四个“帮凶”缺一不可,只有它们凑到一起“搞事情”,蛀牙才会出现。
第一个帮凶:
细菌——蛀牙的“主谋”
咱们的嘴巴里住着各种各样的细菌,其中有一种叫变形链球菌的家伙特别坏,专门搞破坏。这些细菌会在牙齿表面安家落户,形成一层薄薄的膜,就是我们常说的牙菌斑。
你可别小看这层膜,它就像细菌的“根据地”一样,让细菌在里面过得舒舒服服。一旦有糖分进来,这些细菌就开始“大快朵颐”,把糖分分解后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就像“腐蚀剂”一样,慢慢地把牙齿表面的牙釉质给“咬”出洞来。
而且这些细菌还特别能生,在牙菌斑里不断繁殖,产生的酸越来越多,牙洞也就越来越大。所以说,细菌是蛀牙的“主谋”,没有它们,后面的事情都不会发生。
第二个帮凶:
食物——细菌的“粮草”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细菌要搞破坏也得有“粮草”才行。这个粮草就是我们吃的食物,特别是那些甜腻腻的东西。
糖果、蛋糕、甜饮料这些含糖的食物,简直就是细菌的“最爱”。每次你吃完这些东西,嘴巴里残留的糖分就成了细菌的美餐。细菌吃得越多,产生的酸就越多,对牙齿的破坏也就越大。
特别是那些黏糊糊的食物,比如软糖、年糕,更容易粘在牙齿上不走,给细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补给”。这样一来,蛀牙想不找上门都难。
第三个帮凶:
牙齿本身——防御力的强弱
每个人的牙齿情况都不一样,有的人天生牙齿结实,有的人就比较容易出问题。这就涉及到牙齿本身的“防御力”了。
首先,牙齿的形状很重要。那些有深沟深槽的地方,比如大牙的咬合面,特别容易藏污纳垢,刷牙也不容易刷干净,自然就成了细菌的“温床”。
其次,咱们的口水其实是个好东西。口水里有很多抗菌成分,能抑制细菌生长,还能中和细菌产生的酸,减少对牙齿的伤害。口水还能帮忙冲洗口腔,把食物残渣带走。如果口水分泌少了,嘴巴的自我清洁能力就下降了,蛀牙的风险自然就增加了。
第四个帮凶:
时间——慢工出“细活”
蛀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时间慢慢“发酵”。从细菌在牙齿上安家,到产生酸性物质,再到把牙齿“腐蚀”出洞,这整个过程都需要时间。
如果一个人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不好好刷牙漱口,那细菌就有充足的时间在嘴巴里“兴风作浪”。时间越长,牙菌斑越厚,产生的酸越多,对牙齿的破坏也就越严重。
所以说,时间就像个“催化剂”,让前面三个因素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最终导致蛀牙的形成。
02
防蛀牙的“四招制敌”法
既然知道了蛀牙的“四大帮凶”,那咱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来防范了。
第一招:
控制细菌——保持口腔清洁
想要控制细菌,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口腔卫生。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不少于三分钟,要用正确的方法把牙齿的各个面都刷干净。光刷牙还不够,还要用牙线清理牙缝,把藏在里面的牙菌斑和食物残渣都清理出来。
定期去医院洗牙也很重要,专业的清洁能去除那些自己刷不掉的牙石和顽固牙菌斑,这是预防蛀牙的有效办法。
第二招:
合理饮食——断掉细菌的“粮草”
要想断掉细菌的“粮草”,就得从饮食上下功夫。尽量少吃含糖的食物,特别是那些甜腻腻的糖果、饮料,能不吃就不吃,实在想吃也要控制量和频次。
多吃些富含纤维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这些食物能刺激口水分泌,帮助清洁口腔。吃完东西后记得漱漱口,把食物残渣清理干净,不给细菌留“口粮”。
第三招:
增强牙齿防御力——让牙齿更结实
定期做口腔检查很重要,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小朋友来说,可以做窝沟封闭,把大牙咬合面的沟槽封起来,防止食物残渣和细菌在里面“安家”。
如果口水分泌少,可以咨询医生使用一些促进口水分泌的方法,增强口腔的自我清洁能力。
第四招:
缩短作用时间——不给细菌机会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缩短细菌搞破坏的时间。饭后及时漱口,清除口腔里的食物残渣;每天坚持刷牙,减少牙菌斑的形成。通过这些日常小习惯,就能有效降低蛀牙的风险。
03
专业守护,让你的牙齿更健康
蛀牙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了解了它的“套路”,就能有针对性地预防。控制细菌、合理饮食、增强牙齿防御力、缩短细菌作用时间,这“四招制敌”法能帮你远离蛀牙的困扰。
当然,如果真的出现了蛀牙问题,还是要及时到专业的口腔科就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口腔科在蛀牙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经验丰富,2025年科室扩建后配备了72台牙椅,每台都配有牙科显微镜。这种精密设备能帮医生更准确地发现早期蛀牙,实现精准治疗,为大家的口腔健康提供专业保障。
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给蛀牙的“四大帮凶”来个“一锅端”吧!
作者 | 北京世纪坛医院 于洋、余日月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