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上海,
秋天还没来,
夏天还不走。
在副热带高压的强势控场下,申城昨天再度冲上30℃+,市区徐家汇站最高气温达32.2℃!蓝天、烈日齐上阵,体感“热辣滚烫”,和北方秋风阵阵的画风完全两极分化。
数据显示,上海常年夏季平均长度约134天,史上最长是2021年的162天。今年夏天,截至昨天,已经热了152天,跻身历史第四高位!按目前趋势来看,冲进前三稳了。
今天热度加码。晴到多云,阳光在线,最高气温预计33℃,最低25℃。东到东南风3-4级,沿江沿海阵风可达4-5级。早晚稍凉,但白天依旧晴、热、晒。晾晒衣物正好,但户外跑动要谨慎,紫外线强、防晒别省。
要知道,10月中旬上海破30℃的日子,在百年气象史上只出现过11天!其中1985年10月12日的最高纪录是31.7℃。而这几天,上海或许要直接改写这段历史。
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上海本周六到下周一最高气温可达33~34℃,或连续刷新10月中旬同期气温最高纪录!
降温还得再等等。下周二起,随着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气温终于有所收敛。下周后期冷空气助力,最高气温下滑至2字头。不过降温幅度有限,这波冷空气能否把上海带入秋天,仍是未知数。
今年第一波桂花终于开了荷花也被骗了
上海今年第一波桂花创下“史上最晚”纪录。记者10月9日在上海植物园内看到,几株早银桂零星开出了黄白色的花朵,初花期比之前的“史上最晚”还晚了一周左右。
早银桂是长江流域栽培最普遍的银桂品种,花期早,花蕾浅黄白色,花盛开时黄白色至乳黄色,浓香,观赏价值高,被称为上海桂花季的“风向标”。
上海植物园园艺科专类园主管姚恩扬告诉记者,近年来,上海植物园早银桂的花期不断刷新“史上最晚”纪录,先是2022年的9月20日,再是2024年的9月末,今年更是拖到国庆假期最后两天才有了动静。
今年上海桂花的“姗姗来迟”,和“超长待机”的高温天气有关,导致早银桂很长时间内等不到低温的“发令枪”。
低温的“发令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专业上称作启动低温,即促使植物开花的日最低气温。桂花花芽进入圆珠期,并且日最低气温降至启动低温,是花期到来的关键。
但有时候只满足启动低温还不能保证一定开花。经过多年的观察记录和资料分析,早银桂开花要满足“先抑后扬”的条件:先要有“秋意”,气温下降到21℃以下,启动低温满足了,花芽才能转变为花蕾;此后,花蕾的膨大需要暖意,专业上来说,四五天的积温要达到150℃以上。
此外,湿度也对花期有作用。以2020年上海植物园“史上最早开花”的早银桂为例,当年7月中旬,上海度过了当时“本世纪最长的梅雨季”,一出梅,气温升高,但空气湿度较大,十分闷热,加之前一段时间时晴时雨,降低的气温和增加的空气湿度提前开启了“桂花蒸”,让桂花傻傻地以为秋天到了,满足了桂花开花温度“先抑后扬”的条件。
上海植物园的物候记录显示,近5年,只有2023年的桂花花期相对正常,这直观反映了气候“不按规矩出牌”的日趋频繁。
姚恩扬认为,如果夏秋交际的高温不退成为未来稳定的气象特征,那么桂花与中秋国庆的“羁绊”将逐渐消失,成为要到国庆假期后才能赏的花了,这提醒世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性。
今年喜爱早银桂的市民恐怕要失望了。姚恩扬结合目前的天气预报推测,由于季节已至但未达到开花的气候条件,今年的早银桂已开始流失此前积累的养分,即使近期开花,也“追赶”不到往年的规模,花少,桂花香也寡淡了许多。
不过,市民朋友不用太担心,除了早花品种的桂花,其他品种的桂花受异常气候的影响较小,后续的桂花季仍值得期待。
综合上海天气发布、上观新闻、新民晚报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