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160℃待3分钟,身体变轻盈、皮肤变紧致?专家解答

2025-09-27 20:54来源: 羊城晚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仅穿单薄的贴身衣物

  进入零下一百多摄氏度的“冰柜”中

  待满3分钟!

  最近,越来越多健身博主

  在社交平台上秀出“极限挑战”

  “运动后迅速恢复”

  “超乎想象神奇”

  这种“冻龄神器”究竟是什么

零下160℃待3分钟,身体变轻盈、皮肤变紧致?专家解答

  健身博主带火“液氮冷冻舱”

  “超低温冷冻疗法”兴起

  社交平台上,分享在健身房使用“液氮冷冻舱”“超低温冷冻疗法”体验视频的博主,这几年逐渐多了起来,据说对缓解运动疲劳“效果一流”。

  视频显示,为了保障呼吸安全和避免缺氧风险,部分冷疗舱要求使用者头部外露,而有的则允许完全进入舱内。无论是哪一种,随着液氮的注入,冷疗舱内瞬间“云雾蒸腾”,一分钟内温度便可以降至零下160℃。

零下160℃待3分钟,身体变轻盈、皮肤变紧致?专家解答

  一位在上海黄浦区董家渡绿地滨江中心某健身房体验零下85℃冷疗舱的博主表示,整个过程只有3分钟,“前1分钟尤为难熬,但并没有特别刺骨的冷感”,在“出舱”后,“身体轻盈得如同羽毛,健身后的肌肉酸痛大幅缓解,皮肤也变得紧致有光泽”。

  商家介绍,这种超低温疗法被用于运动后的快速恢复,能减轻酸痛、改善睡眠、缓和炎症和疲劳,还有短期的精神提振效果。

  记者搜索某点评网站发现,在上海,已有多家健身中心推出冷冻舱体验套餐,涵盖“勇士液氮冷冻舱”“电动冷冻舱”等,团购价格在400元至700元不等。

  部分商家还在“团购详情”中明确表示,有高血压、重症贫血等疾病的人群,不适合使用。

零下160℃待3分钟,身体变轻盈、皮肤变紧致?专家解答

  9月27日,中国国家队队医、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运动康复科主任孙业青告诉记者,这种将人体短时间暴露于利用液氮制造的-140℃至-110℃超低温环境中的全身冷刺激,叫“全身冷疗”,主要用于运动后疲劳恢复、改善睡眠和缓解疼痛等目的。那么,这种极低温冷疗是否有科学依据?适用于什么人群和情况?

  作用机制复杂

  目前未作为医疗项目使用管理

  “研究显示,极低温冷疗具有多种功效,包括缓解运动后肌肉酸痛,减少炎症反应,以及改善关节炎、焦虑、多发硬化等疾病的症状。”孙业说,这种恢复方式并非简单的“冷冻”,而是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促进内源性恢复物质的分泌,从而加速身体恢复过程。

  极低温冷疗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当人体短时间暴露在超低温环境中,体表血管会产生适应性收缩,导致血液重新分布,从而减轻运动后组织的炎症反应。有研究表明,极低温冷疗可能通过降低神经传导效率,例如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实现缓解运动后疼痛的作用。极低温冷疗也可能通过激活交感神经促进去甲肾上腺素分泌,以达到镇痛和缓解身心不适的效果。

  “不过,目前极低温冷疗并没有作为医疗项目进行使用和管理。”9月27日,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康复治疗部物理治疗师林建华告诉记者,而是作为一种用于缓解运动后疲劳症状的方法,在运动机构或健身机构用于专业运动员、有科学健身需求的运动爱好者和部分慢性疼痛患者。

  作为运动恢复的辅助手段

  应该科学理性看待

  经记者查询发现,多家提供“超低温冷冻疗法”服务的商家,都打出了“运动康复、美容美体、助眠与减压”等宣传语,部分店家提醒经期,感冒,严重心脏病、高血压人群不可使用,但未细化禁忌证。这种辅助手段适合于所有人群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林建华介绍,极低温冷疗属于物理治疗的范畴,作用人体后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有的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使用极低温冷疗需要遵守科学安全的原则,进行专业评估,严格掌握禁忌证。例如,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慢性疾病人群不宜尝试;寒冷性荨麻疹、冷球蛋白血症等患者也属禁忌人群。

  孙业青也表示,进行极低温冷疗必须选择具备资质的专业医疗机构,由经过系统培训的操作人员指导进行,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治疗还需严格控制时间,单次通常不宜超过3~5分钟,不可盲目延长暴露时间。此外,进行极低温冷疗还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对头面部、手足等末梢部位进行保暖防护,防止冻伤发生。

  “极低温冷疗作为运动恢复的一种辅助手段,应该科学理性看待。”孙业青表示,它既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不能替代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普通健身爱好者而言,合理安排运动强度、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才是促进身体恢复的根本之道。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国庆中秋假期,神州大地车流如织,市场红红火火,景区人气正旺,各地假日经济活力十足。国庆中秋假期,神州大地车流如织,市场红红火火,景区人气正旺,各地假日经济活力十足。
07
10月6日,在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孝感南段4标项目上,中铁二十局建设者进行施工作业(无人机照片)。10月6日是中秋佳节,不少劳动者坚守岗位,保安全促生产,守护万家团圆。
07
10月6日,随着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强度持续减弱,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全线恢复通航。10月6日,随着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强度持续减弱,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全线恢复通航。
07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国球”点燃了京西的激情。与此同时,看台上八位特殊观众的身影被镜头捕捉——他们是受邀前来观赛的外卖骑手,是这座城市永不停歇的“奔跑者”。
06
长假期间,“科技+文旅”的文旅消费场景持续释放潜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应用无处不在,为“双节”假期增光添彩。长假期间,“科技+文旅”的文旅消费场景持续释放潜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应用无处不在,为“双节”假期增光添彩。
06
在5日于挪威弗勒举行的2025年举重世锦赛男子71公斤级别的比赛中,中国选手何岳基夺得抓举单项金牌、总成绩铜牌,并刷新了抓举世界纪录。
06
连绵阴雨初歇,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坝云雾缭绕,气象万千。连绵阴雨初歇,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坝云雾缭绕,气象万千。连绵阴雨初歇,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坝云雾缭绕,气象万千。
05
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朱红宫墙见证了跨越世纪的变迁。曾是皇家专属的禁苑,如今成了万民可入的文化殿堂。昔日的皇家红,如今成了每个普通人都能定格的“家国色”。
05
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
05
国庆假期,重庆凭借立体的城市景观、丰富的旅游业态以及不断创新的消费场景等,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体验,假期消费市场活力十足。国庆假期,重庆凭借立体的城市景观、丰富的旅游业态以及不断创新的消费场景等,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体验,假期消费市场活力十足。
0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