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你是做什么工作的?”“玩泥巴!”

2025-06-28 19:56来源: 共青团中央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孩子小的时候,我会和他们说,爸爸是玩泥巴的。”艾超笑着说。孩子口中“玩泥巴的科学家”,也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植物营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所谓“玩泥巴”,是每天和肥料、微生物、土壤打交道。艾超用最朴素的比喻向孩子解释自己的工作:“泥巴弄好了,庄稼才能长得壮。”

  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的10年里,艾超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的农田,从实地走访、采集土样,到样品分析等系统研究,他掌握了土壤养分的一手资料。

  “肥料是粮食的‘粮食’,我的工作就是研究肥料养分资源如何更加高效,用绿色的方法支撑粮食安全。”这份看似“土味十足”的事业,背后是粮食安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命题。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艾超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新时代青年先锋。

  为何是肥料

  从事农业科研,艾超本可以有别的选择——作物育种、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等,都是农业研究的范畴。但为什么选择研究肥料?

  艾超的答案,始于洞庭湖畔的童年记忆。1985年,艾超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艾超从小就知道,施肥与否,对农作物来说差别非常大。

  进入大学后,他第一次在课本上看到“水体富营养化”——不合理施肥导致氮、磷流入水体,引发蓝藻暴发、水质污染。假期回乡时,他发现曾经清澈的河道变得浑浊腥臭,书本上触目惊心的图片成为眼前的现实。

  “化肥能增产,一直是村里人信奉的。但没人告诉他们,不合理施用会毁掉环境。”童年记忆中的小河,成为他从事肥料研究的直接动因。

  不可否认,我国在粮食生产上之所以能取得连年丰产的成绩,化肥的贡献功不可没。然而,过去长久以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导致了环境污染,化肥也因此深受诟病。

  在公众对化肥“又爱又恨”的争议中,艾超始终强调一个事实:“化肥是重要的战略农资,它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50%,要解决的是不合理施用的问题。”中国人口众多,粮食产量是不可撼动的基本盘。自“十三五”实施以来,中国化肥用量连年下降,粮食产量却实现“二十一连丰”。

  从2016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及“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对待化肥,绝不能全盘否定,我们要做的是‘减量增效’,与农业新质生产力战略结合。”艾超说。

  一克氮的“效率革命”

  “减量增效”,难点在于后者。研究的起点,艾超从农民最熟悉的秸秆入手。他的研究逻辑是,“先弄清养分去哪儿了,才能知道如何调控”。

  在秸秆分解微生物学机理研究中,高丰度同位素标记的秸秆样本是核心实验材料,此前长期依赖进口。为解决这一关键技术难题,艾超团队创新性地设计了稳定同位素标记装置,为后续高效利用秸秆资源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

  “同样一克氮,在化肥和有机肥中的效果天差地别。”艾超进而瞄准有机肥替代的研究,他率先揭示了有机肥恢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作用机制,提出了畜禽有机肥对化肥氮素的适宜替代率,形成的化肥减施增效综合技术在我国7省份推广应用。

  与此同时,微生物菌剂的开发让有机肥的分解效率大幅提升——艾超带领团队构建出了功能互补的秸秆高效分解合成菌群,实现秸秆快速腐解和高效利用。

  2022年,艾超带领团队聚焦“智慧施肥技术模式”课题,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在河南获嘉县落地,支撑示范区在减施化肥20%的基础上,小麦玉米周年亩产1504.3公斤。2023年至2024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8个农艺农机融合的千亩示范区。

“师傅,你是做什么工作的?”“玩泥巴!”

  10年间,艾超的研究始终未曾偏移自己的初心,那就是让每一克氮都物尽其用,使有机资源中蕴含的养分,释放出与化肥同等甚至更高的效率。

  凭借出色的科研成就和奋斗的精神,2020年,艾超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当前的研究目标,艾超锚定了“生物固氮”。团队正尝试破解禾本科作物中生物固氮的“密码”,以减少氮肥等化肥的使用。

  “我们的事业需要代代接力”

  2021年6月,全球钾肥供应偏紧,国际价格上涨。2023年,国际航运受阻导致钾肥价格飙升,多地春耕面临“一肥难求”的困境。

  中国钾肥自给率约为50%,与欧美规模化农业不同,中国农业的复杂性堪称“世界级难题”:小农户占95%以上,耕地碎片化,土壤类型多达60余种,华北平原的小麦、玉米轮作制与南方的双稻种植模式差异悬殊……

  “中国农民的田里,可能同时种着不同的作物。”艾超坦言,这种多样性,既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资源禀赋,也是技术推广的天然壁垒。

  化肥是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更是重要战略资源。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艾超看来,自己的使命更加聚焦,“用更少的化肥,产更多的粮”。

  “我们的事业需要代代接力。”艾超说,“每个人都多做一点,粮食安全的基石就稳一分。”

  艾超培养的博士生,有人毕业后入选“国家博新计划”,并获得人才资助;有人拿下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毕业论文奖。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

“师傅,你是做什么工作的?”“玩泥巴!”

  他带学生的秘诀很简单,就是“不断调动学生的热情,让他们持续爱上这份事业”。每天早晨,他雷打不动地出现在实验室,亲自示范操作、放手独立实验、逐句打磨论文。“要让学生感觉到,科研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能握在手里的成就感。”艾超说。

  “大田”与实验室同等重要。当北方姑娘张美玲第一次踏入江西稻田时,“双抢”时节的暑气蒸得人发晕。她是艾超带的博士生,来水田采样,不到两小时,记录本便被汗水洇得字迹模糊。“旁边大叔顶着日头连干6小时,我才采个样,就已经快中暑了。真不行!”张美玲向艾超汇报时感慨。但在艾超眼中,这是学生闪闪发光的时刻。

  在艾超的带领下,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们把“大田”当成第二个实验室。大家一年的行程,也随着农时排得满满当当。

  转自:《中国青年报》(2025-06-20  01版)

  作者:《中国青年》杂志记者 屈舒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责任编辑:李丁丁]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日,随着“江城卓越号”盾构机顺利抵达接收工作井,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参与投资建设管理、中铁十四局施工的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长江隧道顺利贯通。据了解,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全长59.9公里,为国内最长地铁环线,其中长江隧道全长4011米,包括2160米下穿长江段,最大埋深达45.5米。
17
当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来自俄罗斯的92件现实主义大师列宾的真迹有序开箱。当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来自俄罗斯的92件现实主义大师列宾的真迹有序开箱。当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来自俄罗斯的92件现实主义大师列宾的真迹有序开箱。
17
近日,重庆高温天气持续,重庆动物园通过给动物泡冰水、吹空调、喂西瓜等多种方式,让动物安然度夏。近日,重庆高温天气持续,重庆动物园通过给动物泡冰水、吹空调、喂西瓜等多种方式,让动物安然度夏。
17
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在公司生产车间,高速磁悬浮列车、智能动车组、氢能源市域列车等一批批高端轨道客车产品陆续下线,整装待发。在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期间,中车长客与塞尔维亚签署我国首个出口到欧洲的高速动车组车辆采购合同。
16
炎炎夏日,江苏淮安金湖水上森林景区内的春溪林海雪原迎来众多游客。炎炎夏日,江苏淮安金湖水上森林景区内的春溪林海雪原迎来众多游客。炎炎夏日,江苏淮安金湖水上森林景区内的春溪林海雪原迎来众多游客。
16
7月15日,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威尼托大区政府总部正式发布。
16
7月15日5时34分,搭载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5
近日,海南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记录到1只被列为近危物种的黑腹蛇鹈。
15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地处景德镇城市中心地带,古有“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说法。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地处景德镇城市中心地带,古有“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说法。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地处景德镇城市中心地带,古有“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说法。
15
记者从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获悉,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运船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世界级港口群,国际海运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海洋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为全球经贸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1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