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里的食管和贲门本来是一对默契的好搭档,每天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帮你把美味的食物送进胃里。可有一天,它们突然闹起了“小脾气”,这一闹,就引发了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是啥?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简单来说,就是食管和贲门连接的地方,黏膜像被“撕开”了一道口子。食管,就是我们吃食物时,食物从喉咙往下走的那根“通道管子”;贲门呢,则是食管和胃连接的“关卡”。正常情况下,它们配合得很好,可一旦这“黏膜兄弟”受了伤,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这“小脾气”为啥突然爆发?
罪魁祸首往往是各种让腹内压力突然升高的情况。在聚餐时,和朋友比赛喝酒,一口气猛灌几大杯,胃被撑得不行,压力瞬间飙升,食管和贲门交界处的黏膜就遭了殃。还有那些催吐减肥的人,用手指刺激喉咙,想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这一吐,强大的压力就可能把黏膜“扯破”。
还有些比较少见的情况,比如突然用力咳嗽、便秘时使劲排便,甚至是剧烈运动,比如在健身房过度用力举铁,都可能让腹内压力突然升高,间接给食管和贲门带来不小的压力,一不小心就把黏膜给撕裂了。
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当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后,最明显的就是吐血。你可能会突然发现吐出的东西里有鲜血,或者呕吐物呈咖啡色,这是因为血液在胃里经过胃酸作用变色了。有时候,还会伴有上腹部或者胸部剧烈疼痛。如果出血量比较大,还可能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晕倒。
面对这场“黏膜危机”该咋办?
要是发现自己有吐血等症状,可别耽搁,赶紧去医院。医生一般会先详细询问你的情况,比如最近有没有暴饮暴食、剧烈运动啥的。然后会安排胃镜检查,这就像是给食管和贲门来了一次“内部拍照”,能清楚地看到黏膜撕裂的情况。
如果撕裂伤口较小,出血不多,医生可能会让你禁食一段时间,再用一些药物来帮助止血、保护黏膜,就像给受伤的黏膜贴上“创可贴”。要是出血严重,可能就需要在胃镜下进行止血治疗,比如用夹子夹住出血点,或者喷洒止血药物。
如何预防食管-贲门黏膜撕裂?
想要避免食管和贲门闹“小脾气”,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别暴饮暴食,喝酒要适量,别为了减肥催吐,咳嗽厉害时要及时治疗,便秘了也别硬使劲。好好呵护这对“搭档”,它们才能乖乖地为我们服务,让我们享受美食,保持健康。
作者:樊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