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近日,随着气温回升,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黔金丝猴活动频次显著增加。当地通过构建46公里的生态廊道系统,为珍稀物种拓展栖息空间。
梵净山西麓的核桃湾林区内,梵净山管理局的护林员们正在生态廊道区域补种大叶稠李和野鸭椿。这些都是黔金丝猴偏爱的植物。
梵净山生态廊道通过种植黔金丝猴等野生动物喜食的植物,将较为分散的生物栖息地连接起来,是便于生物生活、移动、繁衍的通道。在黔金丝猴原生栖息地附近的600亩地区内,管理部门种植了四照花、野鸭椿、银杏等植物。同时,增设饮水点和红外监测设备,既提升黔金丝猴野外生存能力,又实现栖息地智能化保护。
目前,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处的印江、松桃和江口三县已布设了7处生态廊道,形成总长度达46公里的生态廊道环线,为黔金丝猴等生物扩展了295平方公里的生境空间。(总台记者 史超杰 王皓宇 裴景琪 央视网编辑 刘秋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