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5岁的小胡(化名)因手脚关节布满痛风石,足底破溃渗液,行走困难,不得不到医院治疗。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痛风是老年病,可小胡年纪轻轻,怎么就得了痛风呢?
可乐当早餐,海鲜不间断
这样吃喝小心痛风找上门
原来,小胡十余年间长期以可乐当早餐,饮料每天喝2-3瓶,海鲜、老火汤几乎不间断,熬夜到凌晨一两点更是家常便饭。
不良生活习惯是痛风发病的直接诱因,在无形中为痛风发作埋下了“定时炸弹”。
我们知道,海鲜是高嘌呤食物,老火汤长时间熬煮后嘌呤含量极高。但大家极易忽略含糖饮料中的果糖也会抑制尿酸排泄,诱发尿酸水平升高。果糖含量较高的食品,还包括鲜榨果汁、奶茶、果葡糖浆、果脯蜜饯等。
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导致尿酸持续升高,最终形成痛风石。而长期熬夜则会扰乱代谢,加重肾脏负担,进一步加剧病情。
13岁痛风尿酸飙升至988
不遵医嘱自行停药
据小胡回忆,他第一次确诊痛风是13岁,当时左手关节突然剧痛,像被针扎一样,完全动不了。医院抽血检查尿酸高达988umol/L(男性正常尿酸最高值为420μmol/L)。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痛风这种疾病,当时不知道痛风的危害,去医院开了一些药,吃完之后以为不疼就没事了,之后就没有管它。”小胡说。
由于对痛风缺乏了解,小胡仅在疼痛发作时自行服药,症状缓解后便中断治疗。12年间,痛风发作频率逐渐增加,从每年3-4次到如今每周2-3次,疼痛部位也从手部扩展到足部、膝关节等多处。
小胡说,痛风发作起来的时候,就像有人用锤子敲打关节,连被风吹过都会钻心地疼。手部发作时必须将患处抬高,甚至需要卧床休息,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更令他痛苦的是,长期高尿酸导致手指、脚趾甚至足底都长出痛风石,关节严重变形,有些地方还破溃渗液,严重影响走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治疗后,小胡足底痛风石已缩小,疼痛明显缓解。出院时,医生叮嘱他,尿酸需长期控制在300μmol/L以下,才能逐步溶解痛风石。
痛风并非“老年病”
医生建议:三步走摆脱痛风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紧随糖尿病之后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且发病群体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问
你了解高尿酸血症吗?
高尿酸血症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高于 420μmol/L。
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状态。但是如果摄入过多嘌呤食物或身体嘌呤代谢发生障碍时,就会出现高尿酸血症。
当体内尿酸过多时,尿酸结晶会在体内的关节、体液和组织中积聚,从而引起痛风。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约10%最终演变为痛风。除了痛风发作时所带来的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以外,长期的高尿酸血症还会导致糖尿病、肾脏疾病、心血管病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
当前,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正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高危人群。若不想“痛疯”,这三大关键建议请收好。
01
规律作息,告别熬夜。早睡早起是改善代谢的第一步,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调节身体代谢功能,降低尿酸生成。
02
饮食调整,限制高嘌呤食物和果糖摄入。远离高嘌呤食物,如老火汤、动物内脏、海鱼、虾、蟹、螺类等海鲜。少吃高果糖食物,如含糖饮料、鲜榨果汁等,建议用温水或淡茶替代。每天还需保持2000ml的饮水量,增加尿酸的排泄。饮酒会增加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风险,因此也应限制饮酒。
03
规范用药,定期复查。痛风治疗必须长期坚持,不能症状缓解就停药。定期复查血尿酸水平,根据指标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是控制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为预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
指导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日常膳食,
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有关专家制定了
《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
(2024 年版)》
对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的食养
提出 7 条原则和建议。
高尿酸血症是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代谢性疾病,但是这种疾病是可防可控的。在定期体检中,除了关注血压、血脂、血糖以外,希望大家也别忘了关注血尿酸这一指标。早发现、早干预、规范治疗,将尿酸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远离“第四高”给身体带来的危害。
转自:广州卫健宣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