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院士“神预言”DeepSeek诞生!“真没料到会成预言家”

2025-05-06 16:57来源: 央视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陈润生是我国非编码基因研究的拓荒者,也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全球规模最大的生命科学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参与者。

  很多人认识陈润生是在一条热传的短视频上。当DeepSeek成功崛起,很多人找出了两年前他说的一句话,“堆积算力的尽头是沙漠,不能够一味地堆积芯片,而是应该开发底层创新。”

  有人说当全球陷入算力竞赛的时候,他成功预言了中国AI的破局之路,并不在芯片的数量,而在智算的密度。近日,总台《吾家吾国》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听他讲述他的科研人生

  在他的努力下,中国成为全球第六个

  具备大规模基因组测序能力的国家

  1964年,陈润生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上世纪80年代,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首批大规模公派留学,他把目光投向了德国,因为那个时期德国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上都处于国际的前沿。1985年,已经44岁的他前往德国纽伦堡大学从事量子生物学的研究。

  1990年,陈润生在《自然》杂志上看到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论文后,敏锐地意识到基因组学将成为生命科学前沿的新课题。于是,他给基因组学的创导者詹姆斯・沃森写信,很快收到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办公室的回信,并获得了人类基因组工程第一个5年计划文本。

八旬院士“神预言”DeepSeek诞生!“真没料到会成预言家”

  当时,中国的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研究正处于转型阶段。1992年,中国医学遗传学奠基人吴旻提交的《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重大项目建议书》获批,成为中国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原点。陈润生得知消息后,立刻拜访吴旻院士,并希望承担两项关键任务:拼接测序片段和寻找重要功能基因。

八旬院士“神预言”DeepSeek诞生!“真没料到会成预言家”

  1999年,中国加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完成人类三号染色体短臂约 300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任务,占整个计划的1%。

  这看似只有1%的工作量,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测序片段的拼接就像没有模板的拼图,每段长度仅约一千个碱基对,离完整拼接差距巨大。

  面对这个难题,陈润生团队创新测序方法,最终提前两年高质量完成任务,中国成为全球第六个具备大规模基因组测序能力的国家。

  发现97%的基因暗藏致病玄机

  向世界开源64万个非编码分子信息

  在研究过程中,陈润生发现人类基因组中用于编码蛋白质的序列仅占2%—3%,其余97%都是非编码序列,曾被认为是垃圾DNA,没有生物学功能。

  但陈润生坚信这些序列绝非无用,于是带领团队专注研究非编码区域。“我坚信那97%绝对有用,不可能进化几十亿年,最后进化出来97%是垃圾,这不合逻辑。”

  他们以食管鳞癌等多种肿瘤患者的组织为研究对象,发现部分患者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正常,但非编码区域发生了变化,进而找到了许多与疾病相关的新位点。

  从1993年开始,团队建立超级档案库,整理、分类和存档全世界科学家发现的64万个非编码分子信息。

  陈润生选择开源这些信息,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研究基础。他说,“科学是一个人类集成的贡献,我们作为基础研究人员,能提供我们的贡献,这就足够了。”

  “不要简单把AI当成工具

  而应把它视作创新中心”

  基因研究外,陈润生也一直关注着大模型。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就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来预测遗传密码中的编码基因。对于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研究者来说,各种方法都是相通且一脉相承的。他对DeepSeek等大模型发表看法,是长期在该领域深耕的必然结果。

  如今,陈润生团队在生物信息学与医学AI大模型方面积极探索,尝试将中医数据融合到模型中。

  在他看来,虽然中医和西医对疾病的认知存在差异,但大模型可以提供一个融合的平台,将这些不同的数据整合处理,更好地服务人类。

  对于未来AI的发展,陈润生期待AI能够“涌现”出更多创新火花,他提出将人工智能作为新的创新中心。“我们不要把AI当成简单的工具,而是把它作为人类新的创新中心,这样能有更多创新的可能性。”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综合《吾家吾国》

[责任编辑:李丁丁]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6月15日,在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小朋友手持购买的文创产品在铜鎏金铺首衔环前比对。本次展览分为“楚地风云”“楚物生辉”“楚王玄宫”三部分,共展出来自安徽博物院、淮南市博物馆、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的129件(套)文物,展期将持续至10月8日。
16
近日,宁夏头茬枸杞进入采摘收获季。6月15日,“宁夏枸杞开园节”在位于贺兰山脚下的百瑞源殷红子熟枸杞庄园开幕,采摘工忙碌在红果满枝头的枸杞地里。6月15日,“宁夏枸杞开园节”在位于贺兰山脚下的百瑞源殷红子熟枸杞庄园开幕,采摘工忙碌在红果满枝头的枸杞地里。
16
近日,受上游降雨影响,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的黄河壶口瀑布水量大增,壮美奔腾景象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近日,受上游降雨影响,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的黄河壶口瀑布水量大增,壮美奔腾景象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16
在重庆朝天门批发市场,冉光辉(右)戴上儿子冉俊超送的手表(2025年6月14日摄)。2010年父亲节,在重庆朝天门批发市场的人潮中,“棒棒”冉光辉肩扛货物稳步前行,粗糙的大手紧紧攥着年幼的儿子——肩上压着生计,手里牵着希望,这一瞬间被摄影师定格。冉光辉(右)在重庆朝天门批发市场搬运货物,冉俊超在一旁小心搀扶(2025年6月14日摄)。
15
6月7日,在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王震给收容救护的东方白鹳喂食。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海之滨,保护着以丹顶鹤为旗舰物种的湿地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海涂湿地生态系统。
15
夏日,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草原绿意盎然,牧群在草原上觅食,呈现出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夏日,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草原绿意盎然,牧群在草原上觅食,呈现出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
15
6月13日,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新街镇,刘燕用扁担挑着在自家菜地采摘的蔬菜走在回家路上。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刘燕(右)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一家餐馆找到一份暑假工,餐馆老板教她制作当地特色美食——油茶(6月13日摄)。
14
6月11日凌晨,在新疆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大量商品车排队等待出口。霍尔果斯口岸是我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这里实行7X24小时通关模式,昼夜不停,川流不息。霍尔果斯口岸是我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这里实行7X24小时通关模式,昼夜不停,川流不息。
14
6月13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们在兽舍里卖萌,享用美食,憨态可掬。
14
这是第25届盱眙龙虾节欢乐龙虾宴现场(6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当日,第25届盱眙龙虾节欢乐龙虾宴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龙虾节广场举行。当日,第25届盱眙龙虾节欢乐龙虾宴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龙虾节广场举行。
1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