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记者从华中科大附属同济医院获悉
(以下简称“同济医院”)
使用头孢菌素前
不再需要常规进行皮试
但需要注意的是
按照皮试原则
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前
还是需要常规做皮试
头孢菌素是一类常规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1996年,国内开始实施头孢菌素皮试,主要是出于对头孢类药物可能诱发严重过敏反应的担忧。出于安全考虑,许多医院都将头孢菌素皮试作为常规操作。然而,研究显示,头孢菌素皮试不仅不能有效筛查过敏反应,反而可能带来负面影响,限制了抗菌药物的选择范围。
2021年4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的通知》(以下简称“皮试原则”),明确指出头孢皮试无充分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只有在药品说明书要求或是患者既往有青霉素或头孢菌素I型(速发型)过敏史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行头孢皮试。
“头孢菌素皮试的预测作用缺乏明确的科学依据,不能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所以我们不能把皮试当作所有过敏反应的‘试金石’。”同济药学部主管药师王璐介绍,这一变化主要因为,头孢菌素类药物全身性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头孢菌素类药物全身性一般过敏反应的发生率约为0.07%~2.8%,从统计学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比例。
此外,皮试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即使皮试结果是阴性,仍然有可能会过敏。如患者因其他疾病使用的某些药物,比如抗抑郁药物、抗组胺药等,都可能抑制皮肤反应导致皮试结果假阴性。这样会给医患带来虚假的安全感,忽视用药期间的关注度和警惕性,增加过敏反应处理不及时的风险。
若出现皮试假阳性结果,可能导致非过敏的患者被误判,限制临床用药的选择,只能选择更贵或者更广谱的抗菌药,增加了费用且可能加速细菌耐药的风险。
虽然全国医院陆续取消头孢皮试,但同济医院药师提醒,仍要重视患者的用药安全,患者也要主动告知医生和护士过敏史。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 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