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气温逐渐升高,孩子们嬉水活动增加,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据卫生部门和公安部门数据统计,全国每年约有数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儿童占一半以上,溺水也被称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
近期,全国各地
溺水事件频发
7月1日,在沈阳东塔桥下,一女子落水,生命危在旦夕,幸好一名辅警路过,一个猛子扎入河中,与众人合力将女子救上岸。经120医护人员紧急救治,最终女子转危为安。然而,并不是每一名溺水者都这么幸运,大部分溺水者由于溺水时间过长,最终失去了生命。
【案例一】6月10日,在广东鹤山宅梧镇靖村一处公园,2名儿童不慎落水,一位村民闻讯赶来施救也不幸溺水。最终,3人均不幸遇难。
【案例二】6月13日下午,在山东济南市鹊山龙湖湿地公园附近,一名17岁少年溺水。救援人员表示,少年和同伴租赁桨板在湖中玩时不慎落水,被水中的渔网困住。经过1个多小时的救援,少年被打捞上岸,但已无生命体征。
【案例三】6月15日,湖南岳阳市岳阳县毛田镇道仁村道仁水库发生一起悲剧,一对亲兄弟在该水库溺亡,哥哥10岁,弟弟6岁。
【案例四】6月16日,湖南隆回县公安局三阁司派出所接到报警,三阁司镇中洲电站下游一处水坑发生一起意外落水事件,造成2人死亡。经核实,死者为当地两名9岁孩童。
PART.01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针对不同情况的溺水事件,沈阳应急部门总结了容易造成溺水的几大因素:
1.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评估,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
2.即使是水性好的人,若未做充分的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刺激或游泳时间过长、体内二氧化碳丧失过多,也会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3.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失去控制能力。
4.在水中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可导致溺水。
5.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因冷水刺激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PART.02
消防部门发布 “溺水高发点位地图”
沈阳最近持续高温,个别市民尤其是自认为水性好的青少年时不时到水里凉快一下,即使有些水段有警示牌提醒,但由于是开放式区域,不可能24小时无死角安排人员盯守,阻止人员进入。天热了,野浴人员增多,沈阳有哪些溺水事故经常发生的地点?沈阳消防为广大市民标记出“溺水地图”。
据介绍,沈阳属于水系较为发达的城市,可以概括为“九河五渠三系”,以下都是消防部门经常处理溺水警情的点位。
九河——即浑河、蒲河、满堂河、辉山明渠、细河、沙河、杨官河、张官河、白塔堡河
五渠——即浑北总干、浑蒲总干、沈抚总干、浑南总干、八一总干
三系——即内环水系、全运水系、长白水系
不同年龄段儿童,溺水高危地点不同:
1.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有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
2.5到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3.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主要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PART.03
不会游泳的人如何自救?
1.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等着别人施救。
2.如果周围有可以抓、拉、扶的东西,迅速抓住,借力浮出水面。
3.如果没有可以抓的东西,要靠一定的技巧自行浮起来。
4.换气时,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5.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救援者的指挥,不要猛拽救援的人。
PART.04
会游泳的人如何自救?
沈阳消防提示,当在外游玩不小心落水时,首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如果周边有漂浮物,可以抓住漂浮物,借助它的浮力在水中等待救援。如果没有漂浮物,要全身放松,保持头顶向后,口鼻向上,将口鼻露出水面,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切忌胡乱挣扎,这样只会导致呛水甚至沉入水中。
当会游泳的人在水中发生抽筋时,应当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趁机深吸一口气。此后将抽筋下肢用力向前上方拉,持续用力,直至疼痛感消失。当抽筋停止后立即靠岸保证自身安全。总的来说,在水中遇到突发状况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冷静,冷静的头脑加上自保的方法解决突发状况,以保证自身安全。
转自:沈报全媒体记者 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