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同济大学公布2024本科招生政策亮点,其中提到:学校转专业政策持续落实“转出不设限,转入有条件”的原则,进校拥有7次对专业作出抉择的机会,更有中外合作办学转出、医科转入、文转理工等多重自由。据了解,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近日也公布了招生政策变化,也都涉及转专业。
中青评论曾发文称,有人担忧,放宽转专业限制后,会不会让热门专业更加“拥挤”,冷门专业无人问津?有些考生会不会采取“曲线战略”,先考上目标高校录取分数较低的专业,入学后再转到心仪专业? 对此,没必要太过担心。
首先,放宽通道不等于不设门槛,现实操作中,各个学院仍然有必要根据自身承受力,确定合理的接收要求、名额和比例。此外,不少学校也发现,转专业现象并非单向从所谓冷门向热门专业流动。很多学生进校后,不再为家长、社会的期待而学,而是更希望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