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馆感受金龙之美

2024-02-08 13:20来源: 人民日报文艺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博物馆感受金龙之美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代赤金走龙

  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陈列6条唐代赤金走龙的玻璃展柜前,常常围满观众。

  这些小金龙,1970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遗址。它们长吻细颈,颈部弯曲呈S形,双角焊接在头顶的凹槽中,龙足焊接在龙身之上,须髯、鬣毛、鳞片等细部均采用錾刻手法,尾部由粗而细,尾端简短有力地回勾,具有动感。虽为手工打制,6条金龙的身姿步态都略有不同,或站或走,活灵活现;形体虽小,但形神俱备、生动有趣,体现唐代工匠制作金器的娴熟技巧。

  天然绚丽的色彩、炫目耀眼的光泽、独特的贵金属性质……黄金独特且珍贵的属性,加上中国人对于龙文化的喜爱,产生了独具魅力的“金龙”。

在博物馆感受金龙之美

  春秋时期的金带钩

  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我国最早的金制品萌现于夏代。直到商代,金器才有一定范围的发现。河南、河北、北京、山西等地的商代遗址和墓葬中均出土有金器。春秋战国时期,金器的分布区域明显扩大,使用日益增多,秦汉金银器逐渐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并摆脱了青铜工艺等传统技术的束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汉代多采用锤揲、焊接技术,往往在锤打成立雕或浅浮雕之后,再加以錾刻。此外,还流行采用掐丝与焊缀金珠技法。

  金银器生产需要发达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充足的原材料作为保障。唐代金银采矿、冶炼技术的提高和普及,是唐代金银器制造业突飞猛进的基础。这也能从另一条“金龙”身上得到印证。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代鎏金铁芯铜龙,表面鎏金、内含铁芯、通体铜制,龙身体细长,两只龙爪紧扣地面,龙头与龙身呈S形,龙嘴张开,露出龙牙和龙舌,两只圆睁的龙眼直视前方,龙角紧贴头部向后伸展,龙尾高高上扬。龙头和龙爪细致入微,龙身流畅简洁,富有动感。

在博物馆感受金龙之美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鎏金铁芯铜龙

  中晚唐以后,随着南方金银器的迅速崛起,唐代金银制造业进入南北辉映时期。南北金银器开始在种类、形制、纹样乃至制作工艺等方面呈现各自明显的风格特征,并一直延续至宋辽。辽代金银器中最有特点的纹饰之一是龙纹。1986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辽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金带銙,共有8件,模压成型,花纹细部錾刻,为公主腰带。每件金带銙都呈圭形,四边有凸棱,正面錾刻神气活现的龙纹,四周錾刻海水江崖和云纹。其中,4件为升龙,4件为降龙。内蒙古博物院还展出了一件辽代银盒,是辽代金银器的代表性文物之一。盒盖顶部中心部位模压出四爪龙纹,作龙腾状,周边模压出云纹;盒盖肩部模压出10只展翅飞翔的金鸾鸟;其下刻划出金牡丹。盒身刻有5只狮子和5只凤凰。

在博物馆感受金龙之美

  辽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金带銙

  这些独具魅力的精美文物,记录了龙在中华文化中的身影。

  作者:付裕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首次集中展出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
01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银高铁包惠段于8月2日启动联调联试,计划于年内开通运营。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银高铁包惠段于8月2日启动联调联试,计划于年内开通运营。
01
8月30日,游人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水上森林景区乘坐竹筏游览美景(无人机照片)。秋日里,人们走出家门,亲近自然,乐享好时光。秋日里,人们走出家门,亲近自然,乐享好时光。
01
8月30日,在山东省荣成市府新小学,小学生们跨越“成长跨栏”,步入新学期。开学在即,各地做好准备工作,迎接新学期。开学在即,各地做好准备工作,迎接新学期。开学在即,各地做好准备工作,迎接新学期。
31
这是8月30日拍摄的成渝中线高铁科学城站六线道岔特大桥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8月30日,由中铁十二局承建的成渝中线高铁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科学城站六线道岔特大桥顺利合龙,为线路按期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31
这是8月30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内拍摄的银河下的6号火山与草原(堆栈合成照片)。初秋时节,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的草原上,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沐浴在星空与银河之下,景色壮美动人。
31
记者29日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了解到,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北京市综合运用国旗红旗、立体花坛、宣传画面、夜景照明等形式进行景观布置工作,以庄严隆重、恢宏大气的氛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30
8月28日晚,布置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四万盏太阳能灯将鸣沙山一面山体点亮,让夜晚的大漠更具魅力。
30
8月29日,西安市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举行“长安霓裳·跟着国潮游陕西”汉服文化推广活动,在七夕节为市民游客送上一场文化大餐。
30
题:为什么战旗美如画——8位阅兵擎旗手讲述战旗背后的故事 阅兵活动当天,第82集团军某旅二级上士陈卓将手擎“势如破竹”战旗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