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没有弟弟”!相亲时男方提出这个条件……

2023-12-01 07:41来源: 政法频道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家庭中的姐姐妹妹

  对于哥哥弟弟的帮扶,

  若超过一定的底线,

  就被称为“扶弟魔”。

  对“无底线扶弟”的反对

  原来男性更甚。

  在今年某相亲大会的现场

  对女性“无兄弟”

  “不是扶弟魔”等要求

  就被写入了不少男生的

  择偶条件

  ↓↓↓

“最好没有弟弟”!相亲时男方提出这个条件……

“最好没有弟弟”!相亲时男方提出这个条件……

  图源:齐鲁壹点

  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对当事人有什么影响?

  深陷其中的人如何脱身?

  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咨询师、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心理老师李艳月认为,“扶弟魔”行为的深层社会因素是部分人尚存在重男轻女、女不如男的陈旧观念;家庭因素则是父母教育姐姐必须谦让弟弟,从小到大、有好吃的弟弟先吃;其核心原因是家庭序位的错乱,姐姐相当于是做了弟弟的父母。此外也有个体因素,即个体的资格感缺失,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值得被爱、被肯定、被满足。

  “姐姐”的人生不只有“弟弟”

  为了保障家庭中男孩的发展,女孩顺理成章地成为家庭内部的“牺牲品”。在这一环境下,不仅家中的男孩会无法“心理乳断”而成为“巨婴”,还会严重影响女孩的心理健康。

  从女性的角度来说,社会心理学者刘晓希认为,个人价值在幼年时期被原生家庭否定的女生,容易形成低自尊、讨好型人格,容易造成其对于身份的焦虑和安全感的缺乏。

  “‘姐姐就应该帮助和照顾弟弟,为父母分忧’的观念,让家庭中的姐姐总是处于要让着弟弟的状态,往往还要非常努力表现,才会获得父母的关注,这使得其在成年后容易缺乏安全感,为了获得父母的肯定而不断付出。此时父母若是要求且只肯定其帮扶弟弟的行为,姐姐就会倾向于不断重复这种‘扶弟’行为,以此来获得来自父母和原生家庭的肯定感和自我价值感”。刘晓希如此说道。

  教育心理研究者陈甲林强调了对被扶助的兄弟的影响:“从小缺乏独立意识、坐享其成的弟弟或哥哥,可能会因为凡事都有人替他想、替他做、甚至犯错都有人背锅,从而缺失向上的动力成为‘扶不起的阿斗’,甚至是堕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帮助”也需有边界

  刘晓希表示,血缘至亲,“帮扶”本身是一种“善心善行”,但也需讲究智慧:“超过一定界限的帮扶,意味着在帮扶的力度、尺度、方式上出现了偏差,比如为帮扶对方而牺牲自身利益,实施丧失边界感的无底线、无休止的单方面付出。而且心理学上的‘富兰克林效应’指出,一旦帮助了一个人,基本上难以再次拒绝帮助对方,更何况这个人还是你的亲兄弟。”

  “富兰克林效应”源于美国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经验:他曾为争取到一名国会议员的认同与支持,选择向其提出借书的要求,并在还书时表达了感激之情。没想到下一次会议中,这位议员主动找他谈话,两人还成为了朋友。

  “在帮助的过程中,如果帮扶过度造成一方依赖,也可能会出现‘升米恩、斗米仇’的情况。所以,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助本无不妥,前提是要尊重双方的独立人格,树立清晰的边界感,学会‘授人以渔’。”刘晓希补充道。

  来自广东的小婕表示,她的家中有两个弟弟,小时候家里人最常对她说的话就是:“你是姐姐你要让让弟弟”。

  在毕业工作后,小婕有了经济能力,开始对弟弟的日常生活提供经济支持。但对她来说,扶持弟弟并不是一个必须项,而是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一件顺手的事。她认为,爱是相互的,不是一味单向的付出,弟弟长大也应该尊重她并以同等的爱对待她,她还教育自己的家人要学会互相分享。

  小婕表示,“扶弟魔”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作为女性,只有在享受平等机会、资源和尊重的情况下,才有机会释放更大的潜能。这也有助于建设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并对我们后代的整体健康和教育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我们需做的,是了解这一群体的处境,关注她们的心理健康,找到该行为的社会文化成因以及心理根源,更好地倡导广大女性提升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并帮助施者和受者走出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她进而说道。

  转自: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04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04
9月3日,在成都市红牌楼街道太平社区,现年97岁老兵马友德(左三)和家人一起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04
卢沟桥的炮火,太行山的硝烟,刘老庄82烈士的呐喊,诗人笔尖的锋芒……80多年前,佟麟阁、左权、李云鹏、臧克家等前辈以热血护家国,留下铮铮誓言与滚烫家书。
03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03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直击空中梯队经过北京市上空
03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国旗护卫队官兵护卫着五星红旗,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行进至广场北侧升旗区。
03
抗战英雄们挺立的脊梁,化为根植在血脉里的记忆。不愿忘却,是因为珍爱和平。不能忘却,才能更好开创未来。如今,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民族复兴不可逆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14亿多人民意气风发、信心满怀。
02
1937年9月,一位名叫王者成的中国父亲把这面“死”字旗交给即将上战场的儿子。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侵华日军头目板垣征四郎口出狂言,中国不过是一个拥有自治部落的地区加上国家这一名称而已。
02
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扫码翻开这本 还有永不熄灭的信仰火焰。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0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