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运今日开启:理性错峰出行,加强个人防护;预计上海铁路客流最高峰出现在...

2023-01-07 17:52来源: 新民晚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023年的春运大幕今日开启了。无论你是就地过年,还是返乡团圆,抑或是外出游玩,今年春运期间,请一定记住两条:理性错峰出行,加强个人防护。

2023年春运今日开启:理性错峰出行,加强个人防护;预计上海铁路客流最高峰出现在...

  2023年春运首日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不再开展落地检

  不再实施乘客测温

  今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节前15天,节后25天,为期40天。据上海市春运办预测,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今年春运客流将呈现对外交通量稳定增长、市内客运量保持低位的特征,初步预计本市对外交通到发总量2607万人次。

  对外交通方面,本市预计发送总量1331万人次,到达总量1276万人次。其中,铁路仍为春运运输的主力,预计铁路到发量约1800万人次,民航到发量约650万人次,公路客运到发量约155万人次,水路到发量约2万人次。

  市春运办要求,按照“乙类乙管”规定,继续做好疫情科学防控,今年春运,本市各交通运输系统不再对乘客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不再实施乘客测温;不得随意暂停或限制客运服务,不得随意限制车辆、船舶正常通行;严禁在公路上非法设置各类检查卡点、随意拦截车辆。

  出行需求陡增

  客流或迎近三年新高

  过去三年的春运受疫情影响较明显,今年春运总体将出现什么样的趋势?以铁路为例,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介绍,2023年长三角铁路春运客流以基本流、探亲流、务工流和旅游流为主,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不少旅客在今年选择返乡过年,从而形成探亲等刚性需求。此外,由于去年大批高校放假较早,2023年元旦前后学生返乡潮已基本结束,春运部分需求被提前释放。不过,务工人员返乡仍将形成春运首个小高峰,预计出现在1月14日、15日前后。

  据介绍,今年春运集中式客流预计将被打散,错峰返乡、就地过年、旅行过节或将成为主要的三类过年方式。铁路部门预计,今年春运客流或将迎近三年新高,客流则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春节假期前一周和元宵节后一周预计客流相对集中;二是节前云贵、成渝等重点方向长途务工流提前启动;三是大部分学生返乡早于春运启动,返校纳入节后高峰,相对集中;四是节前沪宁杭地区,节后合肥、阜阳、徐州地区,仍作为春运传统重点地区。

  铁路客流最高峰日

  预计出现在1月19日

  根据相关春运方案,今年春运40天,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60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50万人次,同比增长20.3%,达到2019年同期的80%。

  在上海,铁路上海站(下辖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上海西站、南翔北站、安亭北站、安亭西站)春运40天预计发送旅客955万人次,同比增长38.7%;其中上海站发送旅客262万人次,上海南站发送旅客128万人次,上海虹桥站发送旅客558万人次,安亭北站、安亭西站、南翔北站和上海西站共发送旅客7万人次。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出现在1月19日(腊月廿八),当日铁路上海地区发送旅客将达到47.5万人次。

  春运客流增长明显,因此“理性错峰出行,加强个人防护”显得格外重要。铁路部门提醒,春运期间动态开行的列车较多,请广大旅客及时关注车站公告或铁路12306网站发布信息,提前安排行程,理性错峰避峰出行;进出站安检、候车乘车、换乘期间尽量保持社交距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提倡选择自助闸机进出站等无接触式服务。

  春运旅客:回乡之路,轻松方便

  记者在铁路上海虹桥站现场采访发现,乘坐高铁的客流既有返乡过年的,也有外出旅行的,还有因种种需要临时出行的。旅客们虽然带着大包小包,但心情都很轻松。

2023年春运今日开启:理性错峰出行,加强个人防护;预计上海铁路客流最高峰出现在...

  这位福建籍的旅客带着钓鱼用具坐车。新民晚报记者 罗水元 摄(下同)

  今天早上8时,记者乘地铁2号线来到铁路上海虹桥站。出地铁站的客流虽然一个个带着各式行李,但在工作人员引导下,畅然有序。记者只花5分钟左右就从地铁站台到了火车站候车室大厅。

2023年春运今日开启:理性错峰出行,加强个人防护;预计上海铁路客流最高峰出现在...

  春运首日旅客虽多,但通道畅然。

  “现在能出去玩了,真开心!”从杨浦区过来的一位女乘客带着7岁孩子豆豆,她说,一路过来没有人查看核酸报告等程序,很是顺利,打听到杭州那边不少景点都免费后,就准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如果没有疫情,我们每年都要出去‘走走看看’,现在‘放开’了,我们也可以放飞心情游一游了。”

2023年春运今日开启:理性错峰出行,加强个人防护;预计上海铁路客流最高峰出现在...

  这位旅客带着孩子去杭州游玩

  候车室里,像这位女士一样带着小孩来坐高铁的不在少数,不过,记者采访到的更多旅客,是准备返乡过年的。

  老家在湖南永州的李永秀阿姨与爱人穿着深咖啡色“情侣装”,带着四岁的孙子张晨逸,笑眯眯地看着他将两个行李箱当马骑。“小孩子就是皮,一听说回老家过年就更是高兴得停不下来了。”李永秀和爱人在上海帮儿子和媳妇带小孙子,在他们看来,老家再远也是家,在老家过年更符合他们“口味”。他们说,去年春节时,由于疫情原因,全家分三批出发,兜兜转转才最终在老家团圆,“今年方便多了,我们原来买的是普通火车票,昨晚成功改签了高铁票,几个小时就可以到湖南了,儿子和媳妇也买好高铁票了,待单位一放假就可以回家了。”说着,李永秀就拿出了高铁车票。张晨逸听着听着就插了一句,“回老家可以玩鞭炮了”。

2023年春运今日开启:理性错峰出行,加强个人防护;预计上海铁路客流最高峰出现在...

  活泼可爱的小旅客张晨逸在候车室内颇为抢眼

  而在虹桥火车站为旅客举行的“温馨旅途·虹桥同行”活动现场,带着女儿小雅的万女士觉得,老家再远情也深,能顺利回家过年就是幸福和开心的事情。她们拿着一个“福”字,不停地摆拍着各种造型。

2023年春运今日开启:理性错峰出行,加强个人防护;预计上海铁路客流最高峰出现在...

  万女士拿着“福”字与女儿和虹桥火车站工作人员合影

  送婆婆与女儿回家的山东籍市民陈娟,拿着“兔舞新春又呈祥,兔歌世盛方报捷”春联兴奋不已,“我们三年没回老家了,现在已经感受到春节的气息,先送婆婆回去,等单位一放假,我也回老家过年。”

2023年春运今日开启:理性错峰出行,加强个人防护;预计上海铁路客流最高峰出现在...

  送婆婆与女儿坐高铁回家的旅客陈娟颇为兴奋

  同样赶着回老家过年的宁波籍旅客王先生,除了带着一个行李箱外,还用蛇皮袋装着一床被子。他说,去年没回成家,今年特别想回家过年,但估计家里被子不够用了,就把被子也带上了。

2023年春运今日开启:理性错峰出行,加强个人防护;预计上海铁路客流最高峰出现在...

  老王把被子也带上了

  而安徽蚌埠籍市民小王,虽然此行坐高铁是出差,要待出差回来后才能回老家,一周左右的舟车劳顿过程虽然辛苦,但方便的出行体验还是给他带来了幸福感,“今年不是赚钱多少的问题,一路轻松顺利,就是一种幸福!”

  上海两大机场预计春运客流量650万人次明起浦东机场国际航班恢复至疫情前原入境到港流程

  2023年春运今日开启,至2月15日结束,共40天。预计今年春运期间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航班量66240架次、客流量650万人次;日均航班量1656架次(浦东机场日均966架次,虹桥机场日均690架次),日均客流量16.4万人次(浦东机场8.4万人次,虹桥机场8.0万人次)。1月份预计航班量和客流量环比上个月增幅42.1%和46.8%。

  针对即将到来的春运客流高峰,上海机场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民航局和上海市对春运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第一时间成立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上海机场春运保障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方案,协同各保障单位周密组织安全高效运行、真情服务保障、科学精准防控等各项春运保障工作,确保旅客平安、健康、便捷、温馨出行。

  积极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两大机场在航站楼出发、到达各区域营造了浓厚的春节节日氛围。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分别以“瑞兔迎春”“瑞兔送福”为主题,在航站楼设置了多处主题景观打卡点和艺术装置,中国结、福字等节日元素随处可见。在旅客主要经过路线和陆侧交通站点,摆放了大量节日主题绿化景观和主题花卉,为新春出行的旅客更添兔年韵味和中国年味。两大机场还将陆续推出“虹运新年”“2023星途奇遇”商业促销活动,给旅客送上盲盒抽奖、满减优惠、积分抵扣等多重好礼。

2023年春运今日开启:理性错峰出行,加强个人防护;预计上海铁路客流最高峰出现在...

2023年春运今日开启:理性错峰出行,加强个人防护;预计上海铁路客流最高峰出现在...

  机场节日气氛浓厚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真情服务温暖旅客回家路

  民航局发布《关于恢复国际客运航班工作方案的通知》和《恢复国际客运航班的若干措施》文件后,上海机场集团协同海关、边检等联检单位做好1月8日起浦东机场国际客运航班相关调控措施取消,恢复至疫情前原入境旅客到港流程。浦东机场方面将连夜拆除原先入境旅客闭环转运的防疫围挡,逐步恢复旅客经过路线上原有的标志标识,以及商业、餐饮、公共交通等服务设施。

  目前,两大机场已经实现了国内出港值机、行李托运、安检、登机等环节的全自助便捷出行,通过无接触服务让旅客出行更为安心。安检区域的“智能通道”集自助验证、自动出筐、智慧人检等一体化功能,将旅客与行李自动关联实现“人包对应”,营造更安全高效的过检体验。为了给需要帮助的旅客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两场安检设置了“无障碍通道”和“安检私密检查室”,提供优先过检服务和独立私密安检空间。老人和行动不便旅客可以通过上海机场服务热线“96990”提前预约从车门到舱门的全流程服务,虹桥机场还会同高铁和地铁打造了一条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内的“一站受理、全程畅行”绿色服务通道。

2023年春运今日开启:理性错峰出行,加强个人防护;预计上海铁路客流最高峰出现在...

  无接触服务让旅客出行更安心

  确保旅客安全安心便捷出行

  上海机场充分发挥两场运管委统筹协调作用,制定完善春运期间航班保障方案,结合航班增量提前调配充足的保障资源和保障力量。针对可能出现的冰雪等灾害性天气和大面积航班延误情况,适时启动航班动态调整和客流疏散预案。两场将根据现场旅客排队情况,动态调整值机柜台和安检通道数量,减少旅客等待时间。各服务保障单位备足值班力量,视现场情况增派人手,延长服务时间,安排商业店铺做好守底航班保障机制,确保机场运行安全平稳有序。

  两大机场坚持对旅客进出港动线和密集接触点实施高频次、常态化的消毒全覆盖。针对值机大厅、安检公共区域及电梯、座椅等使用率较高的设施开展高频次消毒,手推车采取紫外线结合人工的方式消毒。在值机和安检待检区域引导提示旅客保持合理间距。两大机场目前均采用“供暖+加大新风”的运行模式,兼顾楼内供暖和通风换气的需求,为旅客营造安心舒适的乘机环境。两大机场还主动提示旅客在出行期间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并加强候机楼诊点的医疗保障力量和医疗巡诊频次,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及时的帮助。

  春运健康出行防护指南

2023年春运今日开启:理性错峰出行,加强个人防护;预计上海铁路客流最高峰出现在...

  新民晚报(记者 金志刚 罗水元),综合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许莹莹]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29日凌晨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29
这是5月20日拍摄的大汶河(左上)、大汶口遗址博物馆(右上)和大汶口遗址核心区(左下)(无人机照片)。新华社济南5月28日电 题:“祖先比我们想象的先进得多”——考古工作者泰山脚下探寻中华文明起源 
29
端午节和儿童节临近,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节日魅力。端午节和儿童节临近,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节日魅力。端午节和儿童节临近,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节日魅力。
29
27日,“七一勋章”获得者、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日常使用的小喇叭等5件(套)实物被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上午9时许,学生们的早操散去,华坪女高的校园里,张桂梅拿着小喇叭的身影在学生的队伍末尾缓慢地往回走。
28
2025WWS世界女子斯诺克锦标赛27日在广东东莞落幕,在决赛中,中国选手白雨露在2:4落后的逆境下,连胜四局,以6:4逆转世界排名第一的泰国名将明克·努查鲁特,成功卫冕。
28
5月27日,在国际邮轮“爱达·地中海”号上,工作人员为游客演出。当晚,随着国际邮轮“爱达·地中海”号缓缓驶离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泊位,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时隔五年再次迎来国际邮轮始发航次。
28
5月2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铜陵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完成T梁预制施工,项目建设正式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27
时下,华北平原麦浪滚滚,一派丰收在即的景象。在河北省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往来田间,看小麦长势,进行各种试验,为小麦丰产保驾护航。
27
近年来,浙江安吉全力打造多元化夜间经济形态,通过创新业态、优化布局、完善配套等举措,激发消费活力。
27
夏初时节,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举办“兴生态·宏文旅·泰美好”第六届文化旅游活动。热闹欢快的歌舞表演、激情四溢的民俗运动,吸引当地牧民和游客参与其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6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