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助力主城客货交流

2022-12-30 15:42来源: 新华社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12月30日电(潘文苑)30日,中铁八局参建的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正式开通运营,将有效助力主城客货交流。

  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全长约159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为客货共线双线电气化铁路,设置桥梁85座,隧道49座。沿线经过重庆市江津区、巴南区、南岸区、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6个区,串联了沿线沙坪坝团结村中心站铁路物流基地、重庆江北机场航空物流基地、南彭贸易物流基地等物流节点,以及重庆东站、重庆西站、重庆北站和江北国际机场等综合交通枢纽。

  据中铁八局项目负责人程玉培介绍,重庆东环线2016年12月28日先期段开工建设,2017年4月30日全线开工建设,由于线路频繁上穿下跨,穿越多处国家级生态敏感区,建设中面临环保问题多且复杂,工程选址及弃碴固废、废水污水的处理难度大,环保水保要求高。为此,全线建设之初便树立了建设“西南地区普速铁路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线”的目标,项目部高度重视环水保工作,在沿线打造了多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

  中铁八局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项目经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减少施工对沿线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干扰的同时,通过选择当地植物以及模拟自然的植物群落搭配,在增强景观绿化的生态功能的同时,也加强了行车安全和提升了乘车人员舒适感。采用优化植物防护等方式对边坡破碎化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使边坡的异质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补充,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打造出一条绿色铁路生态景观廊道。

  “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在重庆两江新区鱼嘴、龙兴段要下穿渝利和渝万这两条既有铁路线,三条铁路线构成了‘桥中桥’的‘铁路立交’景观,其中御临河双线特大桥桥墩距渝利铁路桥墩最近处仅有1.24米。”中铁八局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项目一分部总工程师梁正斌介绍道,在大桥建设中,既要保证大桥正常施工,又要保障两条既有铁路正常运营。对此,项目部在建设中不仅将塔吊的臂长改短,同时还对上方两条铁路进行了多项特别防护措施,并派驻工作人员常驻附近的复盛火车站,对列车运行情况提前进行预警。同时,项目部还采用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方式,通过“互联网+”技术结合数字化管理平台,提高施工管控能力。

  据了解,随着重庆铁路东环线建成通车,一方面把重庆市主城外围各工业组团、物流基地串接起来,有效提高了货物集结与分拨的效率,加快与外界的货运交流。另一方面,沿线各站可与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等交通方式便捷换乘,实现沿线组团间、组团与城区间的快速客运交流。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4月14日,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检察院法治宣讲团工作人员走进兴化市文峰初级中学,通过互动答题的方式给学生讲解国家安全知识。4月14日,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铜井镇初级中学,沂南县公安局民警为学生讲解国家安全知识。
15
当日,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西(安)十(堰)高铁汉江特大桥顺利合龙。西十高铁西起陕西西安,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终点为湖北十堰,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西十高铁西起陕西西安,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终点为湖北十堰,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15
近年来,内蒙古包头市图书馆为残障人士服务,在市残联的支持下积极开展“心手相牵·悦读世界”“畅听微阅读”等活动,同时不断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及盲文图书储备,通过志愿者为残障人士提供“你读我听”无障碍电影放映、讲播等服务,丰富当地残障人士文化生活。
15
当日,我国多地仍持续大风降温天气。当日,我国多地仍持续大风降温天气。当日,我国多地仍持续大风降温天气。当日,我国多地仍持续大风降温天气。气象专家提醒,市民外出时需注意安全,做好大风和沙尘防护。
14
4月13日,广西南宁市天气晴好,不少市民利用周末来到民歌湖上泛舟游玩,享受明媚春光。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4月13日,广西南宁市天气晴好,不少市民利用周末来到民歌湖上泛舟游玩,享受明媚春光。
14
4月13日,游客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下渚湖奇幻谷杜鹃花海中漫步游玩(无人机照片)。春日花开艳丽,人们纷纷寻芳踏翠。春日花开艳丽,人们纷纷寻芳踏翠。春日花开艳丽,人们纷纷寻芳踏翠。
14
我国北方多地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13
3月28日,童光荣(右)和莫双双在位于越南首都河内的家中接受采访。除此之外,童光荣和莫双双还召集一群在越旅居、喜爱音乐的国际友人组建“河内之声”国际合唱团,常与“新活力”乐团携手完成演出,奏响多元的友谊旋律。
13
4月12日,在日本大阪,演员在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开幕式上表演。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以下简称“大阪世博会”)12日在日本大阪举行开幕式。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以下简称“大阪世博会”)12日在日本大阪举行开幕式。
13
题:两地质公园“申世”成功彰显中国地质遗迹保护利用成果 与此同时,当地将积极打造“地质+生态”“地质+研学”“地质+文化”等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公众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