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防汛抗旱|“把能用的办法都用上”——湖南全力抗旱保灌溉见闻

2022-08-26 19:22来源: 新华社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随着干旱天气持续,湖南省保灌溉任务艰巨。新华社记者近日在湖南抗旱一线看到,当地干部群众同心协力抗旱,想方设法克服水源距离远、抽水高度落差大、灌溉用电不便等困难,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力保障农田灌溉用水,努力减轻干旱带来的影响。

  “五级提水”灌农田

  蝉鸣声中,临湘市聂市镇长源村的种粮大户张兵驹带着人在更换水泵。“这是‘五级提水’的第二级,今天要换一个功率更大的水泵。”张兵驹说。

  他告诉记者,往年靠附近的山塘、水库,就能保证农田灌溉用水。今年旱情严重,这些山塘、水库干涸见底,农田灌溉用水告急,距农田两公里远的黄盖湖水源充沛,但距离远、高度落差大,难以实现一步到位的引水。

  张兵驹经过实地勘察,又向水利部门的技术人员请教,想出了分级提水的办法。“我们用30多台水泵,从低到高,经黄盖湖、撇洪渠、抗旱机埠、水库和山塘,一级级提水,最后把水引到了农田。”他告诉记者。

  尽管有的稻田距离黄盖湖近3公里、高度落差约60米,但通过“五级提水”,这些农田得到了及时灌溉。“实现了‘水往高处流’,3800多亩水稻都及时‘喝’上了水。”张兵驹笑着说。

  地处湘东北的临湘市近期旱情发展很快,气象干旱已达特旱等级。临湘市委书记王文华说,全市组织技术服务人员,为粮农开展“点对点”抗旱服务,启用8947台(套)抗旱设备,保障了45万余亩水稻的灌溉用水。

  记者了解到,受制于地形因素,湖南山丘区普遍面临灌溉水源距离远、高度落差大等难题。当地政府调配灌溉机械,干部群众奋战一线找办法,通过类似“五级提水”等方法克服灌溉难题。

  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

  今年7月以来,岳阳县15个乡镇出现旱情,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6.6万亩。岳阳县荣家湾镇文发村地处铁山灌区的尾灌区,为保证全村2300多亩水稻得到及时灌溉,岳阳县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派出技术人员到田里帮忙。“能保则保、能抽则抽、能提则提,全力保障农业用水需求。”岳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梁亿仲告诉记者。

  村民闵爱国提来一个水泵,顶着烈日在田埂上铺水管。闵爱国说:“晚稻正在分蘖,这个时候不能缺水。”为保障农田灌溉的用电需求,国家电网岳阳供电公司从7月底开始在田间架设供电线路,满足临时抽水点的用电需求。“幸亏政府各部门协同、提前做准备,最大程度减轻了旱情的影响。”文发村党总支书记周荣宇说。

  “4月以来,我们整修20多处险工险段,清淤15.5公里。7月中旬旱情开始露头,我们又在岳汨分干渠道紧急疏通清理22公里,打通抗旱保灌‘最后一公里’。”岳阳市铁山供水工程事务中心南灌区管理所副所长赵红定说,铁山灌区的南灌区已持续开闸放水47天,累计供水5600余万立方米,灌区50余万亩农田基本没有受到灾害性影响。

  “看得到水、引不进田”是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写照。湖南多地强化农田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早对水渠疏通清淤,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为正处于生长关键期的水稻送上“及时水”。

聚焦防汛抗旱|“把能用的办法都用上”——湖南全力抗旱保灌溉见闻

  湖南省岳阳县荣家湾镇文发村的农田灌溉场景。新华社记者周楠摄

  “小发明”解决“大问题”

  益阳市大通湖区河坝镇王家湖村的罗建平今年种了530亩晚稻。由于农田地势较高,沟渠里有水,却流不进大田。这些天来,焦急的罗建平开动脑筋,用自己的拖拉机改造出一个“流动水泵”。“花了3天时间,把齿轮箱、水泵、皮带轮、滑轮和卷扬机等设备组装好,马上就投入使用。”他说。

  “这个水泵装在拖拉机的后面,用滑轮可以自由起降,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所有操作。”罗建平告诉记者,田间地头用电不太方便,水泵装在拖拉机上,用拖拉机的发动机就可以带动,较好地解决了用电不方便的问题。

  这个“流动水泵”每小时可以灌溉20亩水稻,省工又便捷。“我家530亩晚稻已经灌了一遍,接下来要帮乡邻完成1000多亩晚稻的灌溉。”罗建平说。

聚焦防汛抗旱|“把能用的办法都用上”——湖南全力抗旱保灌溉见闻

  湖南省湘阴县鹤龙湖镇的抗旱保灌溉场景。新华社记者周楠摄

  统计数据显示,湖南省目前有465.48万亩农作物受灾。各地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想办法,创造出“小发明”“小革新”“小设计”,解决了抗旱保灌溉的“大问题”。

  在湘阴县鹤龙湖东闸口,工人们筑起一道拦水坝,启动挖泥船和四台大型水泵,铺设好大型金属水管,把湘江水引进来。“别小看这一道小水坝,现在湘江水位低,内湖水位高,这道小坝可以防止内湖的水外泄。再把湘江水抽进内湖,就可以很好地保障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湘阴县鹤龙湖镇农技推广服务站站长李向阳说。(记者周楠、周勉、余春生)

[责任编辑:李丁丁]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29日凌晨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29
这是5月20日拍摄的大汶河(左上)、大汶口遗址博物馆(右上)和大汶口遗址核心区(左下)(无人机照片)。新华社济南5月28日电 题:“祖先比我们想象的先进得多”——考古工作者泰山脚下探寻中华文明起源 
29
端午节和儿童节临近,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节日魅力。端午节和儿童节临近,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节日魅力。端午节和儿童节临近,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节日魅力。
29
27日,“七一勋章”获得者、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日常使用的小喇叭等5件(套)实物被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上午9时许,学生们的早操散去,华坪女高的校园里,张桂梅拿着小喇叭的身影在学生的队伍末尾缓慢地往回走。
28
2025WWS世界女子斯诺克锦标赛27日在广东东莞落幕,在决赛中,中国选手白雨露在2:4落后的逆境下,连胜四局,以6:4逆转世界排名第一的泰国名将明克·努查鲁特,成功卫冕。
28
5月27日,在国际邮轮“爱达·地中海”号上,工作人员为游客演出。当晚,随着国际邮轮“爱达·地中海”号缓缓驶离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泊位,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时隔五年再次迎来国际邮轮始发航次。
28
5月2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铜陵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完成T梁预制施工,项目建设正式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27
时下,华北平原麦浪滚滚,一派丰收在即的景象。在河北省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往来田间,看小麦长势,进行各种试验,为小麦丰产保驾护航。
27
近年来,浙江安吉全力打造多元化夜间经济形态,通过创新业态、优化布局、完善配套等举措,激发消费活力。
27
夏初时节,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举办“兴生态·宏文旅·泰美好”第六届文化旅游活动。热闹欢快的歌舞表演、激情四溢的民俗运动,吸引当地牧民和游客参与其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6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