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成果!“南海I号”沉船部分陶瓷器产自广东

2022-07-03 11:20来源: 羊城晚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南海I号”印花陶罐

“南海I号”印花

  佛山博物馆藏奇石村出土陶罐残件

  羊城晚报记者 文艺 通讯员 刘长

  如今静静躺在阳江海陵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的南宋古沉船“南海I号”,是广东人最熟悉的一条古船。7月2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传出消息,正式明确“南海I号”沉船部分陶瓷器产自广东南海的奇石窑和文头岭窑。根据相关推断,考古专家认为“南海I号”曾经到过广州。

  这是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同佛山市博物馆、佛山祖庙博物馆和南海博物馆等单位进行的佛山市南海区窑址考古工作取得的最新重大成果。

  一篇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肖达顺执笔,刊载于《中国文物报》的专文《佛山市南海区窑址考古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对此做了详细介绍。羊城晚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南海I号”出水的陶瓷器,在南越国宫署遗址也发现过

  此次考古项目负责人肖达顺告诉记者,早在2018年,相关学者就曾提出“南海I号”沉船出水的部分陶瓷器产自佛山南海奇石窑这一说法。

  “南越国宫署遗址和香港地区的一些遗址也发现过和‘南海I号’类似的陶片、陶瓷罐。2018年,‘南海I号’沉船考古报告发布,相关考古细节得以向社会披露。南越国宫署遗址有考古工作者提出,该遗址有部分陶器与‘南海I号’出土的部分陶瓷器一样,产自佛山南海奇石窑。香港等地学者也曾提出过相同的观点,这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肖达顺说。

  虽然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早先也发现“南海I号”沉船出土的部分酱釉器与奇石窑酱釉罐非常相似,但因为当时已报道的奇石窑最晚的纪年材料是北宋“政和”款残片,因而一直认为该窑在北宋末年到南宋早期就停止出产了。

  国内相关学者一般认为,在海外沉船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古港出土的同类大罐中,南宋早期以前的多来自奇石窑,以后的则来自福建磁灶窑。如南宋初期的印尼鳄鱼岛沉船上的类似大罐,就被认为是奇石窑产品;而时代稍晚的爪哇沉船以及“南海I号”等沉船上的,就都被认为是磁灶窑产品。

  那么,南宋初期以后奇石窑是否还在继续生产?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乎“南海I号”陶瓷器产地的确认。

  2021年8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同南海博物馆和南越王博物院,到佛山南海奇石窑和文头岭窑址进行现场踏查、采集标本,初步证实了在“南海I号”沉船和南越国宫署遗址所见的此类酱釉器,均来自上述两窑的说法。

  推断“南海I号”曾在广州或附近海域装船

  为进一步求证,2021年9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同佛山当地博物馆组成考古队,正式对位于南海区狮山镇的奇石窑和位于里水镇的文头岭窑开展区域性考古调查,直至去年底,调查发掘基本结束。

  肖达顺认为此次调查发掘工作成果颇丰,其中非常重要的是明确了“南海I号”沉船部分酱釉罐等器类的佛山南海产地,为南海地区窑业生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这也是“南海I号”出土文物首次被正式证实产地为广东。

  而确认此类陶瓷器产自佛山南海,是否就能认为“南海I号”曾到达过广州?

  肖达顺进一步解释,他说:“这些罐子质量和品相都比较差,主要是海洋上的生活器具,比如装酒用、装食物用,其中以自铭‘酒墱’最为突出。它们没有收藏价值,因此不可能先运到外地进行交易或输送,然后再乘船经过广东海域。它们一定是在广州或者广州附近的海域进行装船的。”

  因此,肖达顺认为“南海I号”曾经到过广州。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同时也是“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负责人的崔勇,也认同“南海I号”曾到达过广州的说法。

  他还表示:“此次考古工作对‘南海I号’沉船考古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间接说明,广东南宋时期外销陶瓷生产依然保持着不小的规模,同时也反映了广州在南宋中晚期依然保持着较为强势的海洋贸易地位。在工作方法上,我们成功实践了水下考古和沉船考古主动回到陆地寻找相关文物产地的学术路线,为日后同类工作开辟了崭新的课题方向,前景广阔。”

作者:文艺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日上午,中国海军83舰编队抵达泰国梭桃邑港,开始对泰国进行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当日上午,中国海军83舰编队抵达泰国梭桃邑港,开始对泰国进行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当日上午,中国海军83舰编队抵达泰国梭桃邑港,开始对泰国进行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
17
10月16日,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开幕式上,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进行飞行表演。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空港经济区开幕,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为观众带来特技飞行表演。
17
2017年,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蔗香镇通过“东西部协作”,引进农业科技企业,依托当地良好的地理气候资源优势,利用荒山坡地,大力发展青柠檬种植4600亩,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农户“家门口”增收。
17
记者从海口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获悉,截至2025年10月15日,海南出入境人员已超2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4%;其中,入出境外国人超过106万人次,同比增长45.1%,入出境外国人占出入境总人数的53%。
16
10月15日,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湾芯展)在深圳开幕,本届湾芯展展览面积超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600家。10月15日,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湾芯展)在深圳开幕,本届湾芯展展览面积超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600家。
16
金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有序开展秋收作业,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金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有序开展秋收作业,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金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有序开展秋收作业,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
16
10月15日,在南县南洲镇育才村,农机手驾驶收割机进行水稻收获作业(无人机照片)。南县是湖南省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稻虾产业,2025年南县虾稻米种植面积超60万亩,预计亩产稻谷600公斤。
15
10月14日,工人在位于河北省宁晋县境内的国网邢台北5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建设工地施工。目前,位于河北省宁晋县境内的国网邢台北5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建设正在按照节点要求稳步推进。
15
10月14日,建设者在衢丽铁路东西岩站站房候车厅钢网架上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10月14日,建设者在衢丽铁路东西岩站站房候车厅钢网架上进行焊接作业(无人机照片)。
15
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
1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