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城管委及多区城市管理部门获悉,本市2025—2026年度冬季供暖保障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朝阳区、昌平区、顺义区等多区明确将于11月7日启动供暖点火试运行,为11月15日正式供暖奠定基础。若出现极寒天气,连续五天气温低于5℃,将根据气象部门会商结果启动提前供暖。
多区同步启动试运行 为正式供暖“预热”
按照全市供暖工作部署,在无异常天气影响的情况下,朝阳区、昌平区、顺义区均计划于11月7日启动供暖点火试运行。其中,朝阳区供暖总面积达2.27亿平方米,约占全市四分之一;昌平区将同步开展点火热态调试,确保供热系统逐步达到稳定运行状态;顺义区54家备案供热单位、105座供热锅炉房及3000余万平方米集中供热区域已全部达到试运行标准。
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冬季采暖是北方地区居民生活基本需求,供暖试运行是正式供热前的关键环节,旨在通过系统调试及时发现并解决跑冒滴漏、温度不均衡等问题,为11月15日正式供暖奠定基础。若出现极寒天气,连续五天气温低于5℃,将根据气象部门会商结果启动提前供暖。
“冬病夏治”见成效 设施改造超额完成
为保障供暖季平稳运行,全市各区自上一供暖季结束后便启动“冬病夏治”专项工作。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朝阳区聚焦老化供热管线及设施更新,全年累计完成供热管网改造惠及168万平方米,同时完成215个检修技改项目,覆盖面积约1318万平方米;昌平区确定17个重点整治小区,总供热面积约442万平方米的“冬病夏治”任务已全部完成,此外还超额完成市级民生实事,改造老旧供热管网57.3公里、实现供热智能化改造28.18万平方米;顺义区累计完成15.3公里供热管网改造及158项老旧供热设施维修升级,从源头提升供热系统稳定性。
在设备保障方面,各供热单位已完成冷态运行与打压试水工作。日前,在北京仁和热力中心,工作人员实时监控压力表数值,精准调节管网压力,设备巡查与接口检测同步开展,确保每一处阀门、接口运行正常。
双线服务机制畅通 多部门联动护航温暖
为及时响应市民诉求,各区构建起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
正式供暖启动后,朝阳区、昌平区将督促供暖单位通过小区公告栏、业主群等渠道,主动公示供暖单位名称、维修地点及24小时值班电话;顺义区除企业服务热线外,还开通区级供热服务热线81492992,试运行期间正式启用,形成“企业+区级”双重响应机制。
监管层面,市区两级将持续开展“访民问暖”行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家中查看室温情况,主动解决供暖领域的“急难愁盼”。应急、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等部门将加强对锅炉房安全运行、供热价格执行、服务质量规范等重点环节的日常监督与执法检查,严厉查处违规供热行为,保障用户室温达到国家标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
QQ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