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畔的“约定”:四十载“春城”人鸥情

  11月1日,游客在滇池畔的海埂大坝游玩、喂鸥(无人机照片)。

  近日,红嘴鸥如往年一样从西伯利亚等地飞抵云南昆明,成为“春城”一道灵动的风景,吸引市民与游客前往观赏、互动。

  这场年复一年的“约定”,始于1985年冬天红嘴鸥第一次大规模迁徙至昆明越冬,这份人鸥情迄今已四十载。

  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11月1日,游客在滇池乘坐游船游玩、喂鸥。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11月1日,游客在滇池畔的海埂大坝喂鸥。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11月1日,游客在滇池畔的海埂大坝喂鸥。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11月1日,游客在滇池畔的海埂大坝喂鸥。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11月1日,游客在滇池畔的海埂大坝喂鸥。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11月1日,游客在滇池畔的海埂大坝喂鸥。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11月1日,游客在滇池畔的海埂大坝喂鸥、拍照。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11月1日,游客在滇池畔的海埂大坝喂鸥、拍照。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11月1日,游客在滇池畔的海埂大坝游玩、喂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11月1日在滇池畔的海埂大坝拍摄的红嘴鸥。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11月2日,游客在海埂大坝观鸥、喂食。新华社发(梁志强摄)

  11月2日,游客在海埂大坝观鸥、喂食。新华社发(梁志强摄)

[ 责任编辑:产婉玲 ]
您此时的心情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