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日援引俄国防部消息报道,“哈巴罗夫斯克”号核潜艇的下水仪式于11月1日在俄西部港口城市北德文斯克举行,俄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出席仪式。
俄防长:核潜艇将有效维护俄海上边界安全
据了解,“哈巴罗夫斯克”号核潜艇由红宝石海洋机械中央设计局设计,有能力搭载并发射“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俄国防部称,这艘核潜艇还需进行一轮海上测试。

俄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表示,“哈巴罗夫斯克”号重型核潜艇搭载有水下武器与机器人系统作战平台,将有效维护俄海上边界安全,在世界各海域保卫俄国家利益。
分析:俄近期武器研发动作频频 意在对美施压

近来,俄罗斯新武器研发动作频频。10月26日,俄媒报道了“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已完成“决定性试验”;三天后,俄总统普京宣布,水下无人潜航器“波塞冬”测试“取得巨大成功”。

有分析认为,从“海燕”“波塞冬”到“哈巴罗夫斯克”号核潜艇,俄方意图向战略对手传递两个信号:其一,俄罗斯在核打击体系方面,一直在进行技术创新,而且取得重大成果。其二,北约针对俄罗斯的军事威慑和海上封锁,以及美国正在打造的“金穹”反导体系,不会削弱俄罗斯的战略威慑能力。分析指出,俄方此举是在对美及北约施压。
媒体焦点
俄新型战略武器引发关注
俄罗斯相继亮出“海燕”与“波塞冬”两大战略武器,给对手带来哪些压力?西方是否会调整援乌策略?来看相关报道↓↓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改变全球力量平衡

俄罗斯最新战略武器系统“海燕”与“波塞冬”正在根本性改变全球力量平衡。其核心特点是具备无限射程,可沿穿越地球两极的轨迹实施打击,俄军事专家呼吁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俄罗斯发展新型武器。这些武器列装后,俄罗斯战略核力量将获得质的突破,这表明俄罗斯已做好应对任何可能升级局势的准备。分析称,虽然西方恐俄情绪严重,新型战略武器研发不会对美俄关系造成影响。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释放明确信号

“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令反导系统的拦截难度大幅度提升,“波塞冬”无人潜航器的破坏力极为惊人。这一切都在释放明确信号:俄罗斯永远不会在俄乌冲突等问题上屈服于西方的压力。对美国来说,俄罗斯仍然是全球军事力量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在核武器领域;对俄罗斯来说,除了展示应对威胁的决心,还有意通过核优势削弱西方援乌的凝聚力,从而在博弈中取得战略主动。
美国《国会山报》: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俄罗斯选择在这个时间点集中展示新型战略武器,大概率是为了回应北约军演、向美乌施压,借核威慑开展心理战。当前,北约国家不断向乌克兰提供军援,俄罗斯急需一种震慑手段,这些新型战略武器的亮相,凸显这场博弈日益复杂化。乌克兰数月来一直呼吁美国提供“战斧”导弹以增强其远程打击能力,俄罗斯的强硬可能促使西方调整援乌策略,以平衡战场态势。
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俄罗斯强化战略威慑力

俄方在多领域战略武器上同步推进,强化外界对其军事实力的认知。“海燕”的技术特性使其能够保证在任何距离上,对受到严密保护的目标进行精确打击;“波塞冬”给对手带来的难题是,传统的导弹防御系统对其深水高速攻击束手无策。分析称,俄罗斯战略武器密集亮相不仅展示了在尖端武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也释放出在军事与外交层面坚定捍卫自身利益的信号。
转自:CCTV4《中国新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
QQ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