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太囤积满屋废品,“淹没”一楼住户阳台!女婿雇人清理,共清运12车!

2025-10-10 11:12来源: 江苏城市频道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日,河北张家口一七旬老太太捡了多年、囤满屋的废品,被其女儿女婿在社区的协助下,雇请工人进行了大清理。

  记者从当地社区获悉,从白天到黑夜,大车加小车,一共拉了12车。老人只是有此“囤物癖好”,并非家里经济困难。

  三楼抛下的东西几乎遮住一楼住户阳台

  10月5日和6日,有河北网友发布清理老人囤积物品的视频,称:“老人用这些没用的物品构筑了自己的世界,却也困住了自己的生活,希望清理之后,老人能恢复正常生活。”

七旬老太囤积满屋废品,“淹没”一楼住户阳台!女婿雇人清理,共清运12车!

  现场视频显示,从三楼阳台窗户抛下的东西约有两三米高,几乎遮住一楼住户的阳台。有工人将堆积如山的东西往车上转运。

  还有视频画面显示,夜晚借助昏暗的灯光,老太太弯腰还在翻拣着,将挑出的部分物品堆在墙边。

七旬老太囤积满屋废品,“淹没”一楼住户阳台!女婿雇人清理,共清运12车!

  10月7日,记者联系张家口市高家屯小区,一位商户表示,他平常也去小区,知道有这么个爱捡破烂的老太太,但不知道老人具体情况。

  按照视频里清运车的标识,记者联系上清运公司,“写了‘港域环境’应该是我们公司的车。”

  记者联系张家口市桥西区工人新村街道办和新村南路社区,工作人员回复称,事发地是接壤的高新区沈家镇高家屯,“社区好几天前就收到这个消息了,就知道这个事。”

  >>>街办回应

  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社区协助完成清运

  记者联系张家口市经开区沈家镇政府,值班工作人员证实称,节前组织消防安全检查,新盛社区有入户了解,“目前已经清运完了,是社区协助清运的。”

  工作人员表示:“她把垃圾全弄到家里了,家里那么多垃圾,万一着火把全楼都给烧了。可能是老人的一种癖好。”

  前述工人新村街办工作人员也表示,类似的问题也存在,要考虑小区的消防安全,“我们也是经常干预,堆放在楼道里有的是易燃物,必须得清理。”

  >>>苦不堪言

  “全都囤在家里,整栋楼全是蟑螂”

  7日上午,记者联系沈家镇新盛社区,一位参与清运的负责人表示,老两口家住三楼,老太太的女儿女婿和其他住户早已苦不堪言。

  “她老伴也管不了,阿姨就是爱囤东西,你说老年人捡垃圾想卖废品,但她也不卖,她就是囤,全都囤在家里面,烂衣服、纸片、塑料瓶子,什么东西都有,都堆满了,整栋楼全是蟑螂。”

  该负责人举例说明,老人捡回来的废品堆满屋子,已经无处下脚,甚至家里人都已经进不去家门。

  “她全都囤满,她是全都堆在家里,一开始我们去敲门,她都是往外爬出来的,是爬进爬出的,后来就堆得进不去了,堆的楼道里也有。”

  >>>假期清理

  女婿说雇工人花几千元,镇里协调清运车

  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其他住户也都跟我们反映,意见特别大。她家人就跟我们联系,因为跟老人说不通,她就是不让清,想让我们帮忙做做工作。我们耐心劝说,阿姨终于同意了,还说要自己清,所以就趁着假期必须把这个清了。”

  “老人的女儿女婿就找了工人上门,女婿给我们说雇工人就花了好几千块钱,但是东西太多了,能不能帮忙协助找清运车,因为没办法随便倒,必须得找专门清运的车辆。因为第二天就是中秋节,也不好找车,我们联系了镇领导,领导给协调了清运车。”

  负责人表示,整个清理清运工作量不小,“东西实在太多了,工人来回下楼跑太多,后来从三楼阳台窗户直接就往下扔。从10月5号早上一直拉到半夜12点多。白天开始是小车,估计拉了10车;晚上7点到12点是两个大车,拉了两车。”

  >>>像拉锯战

  那边紧着扔她还往回捡,连夜赶紧清走

  这位负责人表示,忙碌的清运工程中,没有出现老人的存钱被一块清运的情况,“因为是她家里人帮着在场清理。老人心里很不痛快,嫌她的所谓宝贝被收拾了,她其实是不愿意清。”

七旬老太囤积满屋废品,“淹没”一楼住户阳台!女婿雇人清理,共清运12车!

  负责人描述这个过程就像“拉锯战”:“那边紧着在扔,她还要往回捡,所以为什么要连夜赶紧清走,大家都说‘快清吧,一会儿又捡回去了!’”

  一位住户表示,老人似乎什么都不想丢,“现在外面只有十几度,还有风,老太太这个拿起来看看,那个捡起来瞅瞅,还在翻腾她的‘世界’。”

  社区负责人坦言:“我们想后期还得时不时地去走访看一看,老人可能就是有这个癖好,就怕她又弄那么多了,我们时刻跟她女儿女婿联系着。我们之前其实也做工作,给她清过一回,但是往外清,她往回捡,今天没弄完,第二天她又捡回去一堆。”

  >>>七旬老太

  非生活困难,老伴有退休金还有拆迁房

  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老太太今年大约70岁,我从邻居那打听到,老人生活不是说特别困难,需要拾荒为生,她老伴一个月退休金四五千元,还出去干活儿挣钱,之前拆迁还有两套房,老太太还爱买保健品。”

  “她就是爱囤,但囤了也不收拾,也不卖。老旧小区房子面积本身也不大,但老两口住三五十平米,也够两人住了。”

  该负责人表示:“视频是周边住户发的,点击量特别高,大家都震惊了,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囤这么多东西?”

  >>>网友热议

  “老人说儿子没了,从那时候开始捡的”

  一位发视频的网友称,“老人说她儿子没了,从那时候开始捡的,应该是感觉依靠没了,心里空落落的,没有安全感吧。”

  对此,记者从社区证实,老人的儿子之前开过饭馆,的确是患病离世了。

  有网友对老人表示同情:“经历过困苦、资源匮乏的年代,看到啥都觉得可能有用,能理解老人,我母亲也是这样捡东西。”

  一位浙江网友贴出图片,也感同身受:“谁懂我的无奈,父母住着139㎡的房子,6月花了近1万请人打扫,没4个月又成现在这个样子。”

  也有网友直言一定要考虑消防安全隐患,希望家人耐心帮助老人摆脱掉病态习惯。

  转自:华商报大风新闻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
14
10月13日,伴随嘹亮悠长的鸣笛声,一列满载家电产品、汽车配件等货物的中亚班列从中铁天津集装箱中心站出发,将经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驶向哈萨克斯坦等地。10月13日,伴随嘹亮悠长的鸣笛声,一列满载家电产品、汽车配件等货物的中亚班列从中铁天津集装箱中心站出发,将经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驶向哈萨克斯坦等地。
14
10月13日,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参访活动在上海举行,中外嘉宾通过实地走访,深入感受上海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城市治理等方面的最新实践成果。
14
夜晚,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呈现出不同光影美景,吸引游客前来观赏。
13
贵州省施秉县苗族绣娘龙禄颖,是非遗苗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早年外出打工,后来返乡创办苗绣企业并免费给当地妇女开展刺绣技能培训,带动1200余名农村妇女就业增收。
13
近年来,甘肃省敦煌市持续推进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建设,通过改造闲置建筑,以多种方式对敦煌文化遗产进行活化利用,打造了敦煌书局、敦煌印局、敦煌无界等一批以敦煌文化为主题,集文创消费、艺术展览、互动体验、社交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新地标,吸引了大批喜爱敦煌文化与艺术的游客前来打卡游览。
13
10月11日,中国海军第48批护航编队从山东青岛某军港解缆起航。新华社发(刘再耀 摄)  新华社青岛10月11日电(记者黎云)中国海军第48批护航编队11日上午从山东青岛某军港解缆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47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12
每年农历八月中下旬,浙江钱塘江大潮都会呈现“海阔天空浪若雷”的壮丽奇观。每年农历八月中下旬,浙江钱塘江大潮都会呈现“海阔天空浪若雷”的壮丽奇观。每年农历八月中下旬,浙江钱塘江大潮都会呈现“海阔天空浪若雷”的壮丽奇观。
12
10月11日,湖南省常宁市洋泉镇农民驾驶收割机在收获水稻(无人机照片)。10月11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卢各庄村农民整理收获的玉米(无人机照片)。10月11日,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城伯镇西后津村农民在田间抢收铁棍山药(无人机照片)。
12
10月10日,游客在位于北京三眼井胡同的胡同美术馆参观展览《镜观·曼波》。
1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