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生没有豪言壮语,只在城市街巷中默默穿梭;他的告别亦悄然无声,却为世间留下了最珍贵的光明礼物。2025年10月4日,41岁的外卖员芦寒因心力衰竭永远停下了奔波的脚步,按照他的遗愿,家属将其遗体捐献给武汉市红十字武大医学院,成为“大体老师”,而眼角膜捐献给武汉市红十字爱尔眼库。
芦寒的家,在汉口一条老旧的巷子里。父亲芦爹爹今年75岁,头发已然全白。在他模糊的泪眼里,儿子芦寒始终是那个“心地善良,言语很少”的孩子。父子俩多年来一直相依为命,芦爹爹平时做些零工,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整个家的重担,早早地就压在了芦寒的肩上。送外卖,成了他维持生计的主要方式。
一辆电瓶车,一个保温箱,一部时刻盯着订单的手机,构成了芦寒日常的全部。他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风里来,雨里去,支撑着父子二人的日常用度。为了能改善自己和父亲的生活条件,芦寒几乎每天都奔波在外,最忙的时候,他平均每天要完成上百单外卖派送。芦爹爹说,儿子从未在他面前抱怨过一句,“他总是说,日子会好的。”
同事们对他的印象是“话少心善”,总在力所能及处帮助他人:雨天主动为老人送餐上楼,替同事顶班毫无怨言,甚至将顾客遗落的贵重物品冒雨送回……芦爹爹回忆道,儿子性格内向,平时接触的人也不多,但内心非常柔软、善良。
生活的困顿并没有磨灭芦寒心底的光,相反,他更能体会身处困境的不易。他常对父亲说,想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然而,无情的病魔却悄然降临。2024年6月,芦寒被确诊因甲亢引起心力衰竭。这个消息对于本就拮据的家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此后一年多,父子俩辗转武汉多家医院求医,但治疗效果欠佳,芦寒的身体每况愈下。正是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一个念头在芦寒心中愈发坚定:他要尽最后的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当了解到眼角膜捐献可以让他人重见光明时,他没有太多犹豫,在病榻前郑重地签署了遗体角膜捐献志愿书。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一个深知生命沉重、依然选择善良的人,在看清前路后做出的勇敢决定。
“他做出这个决定,我们都能理解,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芦爹爹明白,这是儿子善良天性的自然流露。
2025年10月4日,芦寒永远闭上了双眼,生命定格在41岁。
儿子走了,芦爹爹想起了他生前念念不忘的愿望。他联系上武汉市红十字会,坚定地表示要帮儿子完成遗愿。“这是他最后的心愿,我一定要帮他完成。”这位75岁的老人说道。
经专业评估,芦寒的双眼角膜质量良好,符合临床移植条件。这双曾看过世间冷暖的眼睛,即将为他人带去光明与希望。据悉,芦寒捐献的珍贵角膜,将至少帮助两位生活在黑暗中的角膜盲患者重见光明。与此同时,芦寒的遗体也被郑重地送往武汉大学医学院,将成为一名“大体老师”,为医学教育事业贡献最后的力量。
“捐献者的无私奉献,赋予了生命意义崭新的内涵,永远值得我们纪念、传承和弘扬。”武汉市红十字爱尔眼库行政主任明维说道,芦寒的生命虽然短暂且平凡,但却因博爱和奉献而永恒。据武汉市红十字爱尔眼库数据显示,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有超1100位像芦寒这样的爱心人士奉献“光明礼物”,成功帮助2000余位角膜盲症患者重获清晰视界。
————————————
转自:极目新闻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