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8日开始的雨水还在持续,10月9日早晨,房山区、大兴区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据气象部门统计,10月8日4时至9日8时,全市平均降水量46.6毫米,城区平均(朝,海,丰,石,东,西)53.6毫米,东南(通,大)55毫米,西南(门,房)54.3毫米,西北(延,昌)42.3毫米,东北(密,顺,平,怀)34.3毫米;城区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朝阳三间房74.4毫米,全市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大兴敬贤家园93.2毫米,最大小时降水强度在大兴敬贤家园9.2毫米/小时(8日21时-22时),城区降水已达暴雨量级。
在副高外围暖湿气流的影响下,预计降雨将持续到11日早晨,总体雨势平稳,丰台、房山、大兴、通州等区降水量相对偏大。降雨明显时段为昨日夜间至今天白天。10日上午有零星小雨,中午前后降雨开始加强,11日早晨降雨趋于结束。但12日和15日仍有小雨天气,请及时关注临近预报,做好防范的准备。
为何到了10月上旬,包括北京在内的京津冀区域还有这么连绵不断的秋雨?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翟亮介绍,在10月上旬末尾这段时间出现连续三天降雨,确实不多见,主要成因就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雨带,在南退之后再次北上,影响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地区,造成稳定的持续性降水。
翟亮介绍,一般正常来说,副热带高压外围雨带从9月份开始就逐渐南退了,但这并不绝对,因为副高在南北移动的时候会来回跳跃,也就是会出现北一下南一下的情况。这次的降雨就是副高外围雨带在南退之后再一次返回,影响北京3天左右,随后又继续南下。
据悉,这次降雨的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二是对流性比较弱,就是雨强比较小,大部分时段一小时的降水量基本都在5毫米以内,最大也就是10毫米左右。
根据中国气象频道首席气象分析师信欣介绍,今年秋分期间(9月23日-10月7日),全国面积加权平均降水量40.44毫米,大幅超常年同期的24.98毫米,为1961年有完整观测以来,降水最多的秋分。今年秋分因为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气温和降水双第一。而且降雨分布,多寡不均。
今后10天,副高继续偏强,降雨多寡不均。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北部、四川盆地、湖北西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50~80毫米,部分地区100~150毫米,局地200毫米以上;上述大部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7~9成,部分地区偏多1~3倍,我国其余大部降水偏少。
在气温方面,由于北方冷高压和南方副热带高压都偏强,导致气温大幅偏离正常值。昨天下午,北京、天津、石家庄在阴雨和冷空气压制下,气温一路下滑,都是立秋后首次跌破10℃。未来2天,北方地区在冷空气和阴雨影响下气温依然普遍偏低。尤其是明天,东北和华北多地最高气温将创立秋后新低。华北一带最高气温比常年10月上旬偏低10-12℃,北京最高气温仅12℃、天津11℃、石家庄11℃,为同期少见甚至破纪录。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