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子肥
当下正是吃蟹的好季节
金黄的蟹黄,咬一口满嘴都是油
别提有多美味了~
眼下中秋和国庆双节来临
很多朋友都会选择蟹卡作为礼物首选
不仅一键直邮
免去了大包小裹的烦恼
还新鲜应季
可以一同品尝美味佳肴
表面看起来一片祥和
殊不知!一场新型的”蟹卡“诈骗
就这样来到了大家身边
案例回顾
近日,上海市民王先生收到一个陌生快递,打开一看是一张螃蟹提货卡,上面写着“凭此卡可兑换10只阳澄湖大闸蟹”,王先生以为是客户送的中秋礼品,就扫描了卡上的二维码,准备兑换大闸蟹。
扫码后,王先生按照提示下载了一款APP,直接进入一个客服聊天窗口,客服称现在是螃蟹兑换的高峰期,螃蟹供货不及时,可以补偿其他商品。在客服指引下,王先生在APP上挑选了一些米面,几天后,王先生果然收到了补偿的商品,大大提升了王先生对这个APP的信任。
几天后,客服告诉王先生还可以参加他们的活动,赚点零花钱。王先生做了几个点赞任务,果然收到了每个几元钱的奖励。后来又出现了充值任务,王先生便毫无防备地充值了500元,可是提现时,平台却弹出账户冻结的提示,需要再充5000元才能解冻,王先生便又充值了5000元,可是仍不能提现。几次操作下来,王先生已经转帐了10万余元却始终无法体现,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陷阱剖析
其实,类似的骗局已经屡见不鲜,不少网友都表示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去年的时候,演员孙艺洲也曾在公开表示收到了这样的“蟹卡”,发文提醒大家避免上当受骗。
虽然当时已经引爆网络,但是仍然有人不知道此类骗局,那今天就带领大家好好剖析一下这其中的套路。
第一步
精准投递,诱饵上门
骗子通过以下方式实施精准投递:
-非法获取个人信息:通过非法渠道购买大量用户数据,包括姓名、地址、电话号码
- 批量寄送蟹卡:选择知名快递公司寄送,增加可信度
- 选择最佳时机:利用中秋前夕大闸蟹上市时节,降低受害者警惕性
第二步
诱扫码,请君入瓮
受害人看到卡上“扫描二维码领取”的提示,可能以为是亲朋好友寄送的中秋礼品卡,出于好奇或贪便宜心理,往往会扫码操作。
一旦扫码,会出现“客服窗口”或直接被要求“加入聊天群”。诈骗分子会以确认收货地址、发货时间为由,开始收集受害人个人信息。
第三步
给小利,博取信任
在聊天群内,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先领取“新手任务”:关注账号、点赞评论、刷粉丝量等简单操作。
完成这些任务后,诈骗分子会“返还小额佣金”,有时还会真的寄送一些小礼品(如大米、食用油),只为获取受害人的信任。
第四步
收大网,卷款跑路
在受害人放松警惕后,诈骗分子会诱导受害下载虚假刷单软件做“进阶任务”,以“充值越多、返利越多”为诱饵,让受害人垫资充值。
当受害人想要提现时,他们会以“任务未完成”“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借口,拒不支付本金和佣金,甚至诱骗受害人继续投入更多资金,最终卷走所有钱财。
公安提醒
为守护您的 “钱袋子”,这份蟹卡反诈提醒请收好:
01
警惕 “低价诱惑”
若遇到 “超低价蟹卡”“买一送三”“限时秒杀” 等过度优惠,尤其是通过非官方社交账号、陌生链接、路边小广告推送的信息,务必提高警惕。不法分子常以 “低价” 为噱头吸引下单,收款后却失联,或寄出的蟹卡无法兑换、对应螃蟹分量严重不足,让您 “钱卡两空”。
02
认准正规渠道
购买蟹卡请选择品牌官方旗舰店、正规商超、有资质的电商平台等渠道,留存好订单截图、发票、聊天记录等凭证。切勿轻信陌生人推荐的 “内部渠道”,更不要通过微信、支付宝私下转账,或扫描不明二维码付款 —— 这类交易无平台监管,一旦被骗,维权难度极大。
03
核对卡面信息
收到蟹卡后,仔细查看卡面是否标注品牌名称、官方客服电话、兑换有效期、使用规则等清晰信息。若发现卡面信息模糊、无正规联系方式,或兑换时被要求额外支付 “手续费”“运费”“激活费”,很可能是诈骗卡,应立即停止操作并留存证据。
04
拒绝 “先款后卡”
部分人会通过社交平台转让闲置蟹卡,此时需警惕 “先付款再发卡” 的要求。不法分子可能伪造蟹卡图片,谎称 “未激活”,待您付款后便拉黑失联;或寄出已挂失、已过期的废卡。若有转让需求,优先选择支持 “平台担保交易” 的渠道,确认卡可正常兑换后再付款。
05
遇骗及时报案
若不慎遭遇蟹卡诈骗,如付款后未收到卡、卡无法兑换、商家失联等,务必第一时间保留好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卡面照片等证据,拨打 110 报警,第一时间寻求警方帮助。
蟹卡虽便,消费需慎!
牢记 “三不原则”
不贪低价、不信私交、不存侥幸
才能安心享受品蟹乐趣
远离诈骗风险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