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4300米高原,女孩高反失温,命悬一线!两位上海医生敏锐察觉,紧急施救

2025-10-05 14:50来源: 上观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0月2日上午,

  四川党岭村卓雍措附近

  海拔4300米的徒步路线上,

  一名年轻女孩

  突发严重高原反应

  并伴随失温症状,

  生命垂危。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科医生刘月娥、马雪倩

  恰好随“山野繁星俱乐部”途经此处,

  二人迅速化身“急救卫士”,

  以专业处置稳住女孩病情,

  与多方力量协同配合,

  最终成功将女孩转运救治,

  用行动践行军队医护

  “救死扶伤”的初心使命。

  敏锐识别:

  职业本能捕捉危急信号

  当日11时55分许,刘月娥、马雪倩两位医生在徒步途中,敏锐地发现一名女孩被一年轻男孩搀扶着艰难前行,步态踉跄、精神萎靡。出于急诊科医生的职业敏感,二人立即快步上前查看,通过观察面色(苍白)、判断意识(淡漠),触摸四肢末梢(湿冷)及桡动脉搏动(微弱),初步诊断女孩为急性高原反应,且已出现明显失温症状,生命危在旦夕。

  “情况紧急,必须马上求援!”同行的山野繁星俱乐部领队第一时间响应,因所处地域无手机网络信号,领队通过对讲机紧急呼叫同行向导,指示寻求专业救援并报警,为后续救治抢下关键“黄金时间”。

事发4300米高原,女孩高反失温,命悬一线!两位上海医生敏锐察觉,紧急施救

  专业处置:

  规范施救筑牢生命防线

  面对危急状况,刘月娥、马雪倩两位医生沉着冷静,依托多年临床急救经验,联合现场多名热心徒步者,迅速展开科学规范的现场施救。

  她们首先确认女孩内层衣物无潮湿,随即使用随身携带的应急保温毯紧贴皮肤包裹,外层再叠加衣物加强保暖,并重点对头部、手脚等末梢部位进行防护,有效阻断热量持续流失。同时,快速少量多次给女孩喂服高糖口服液补充能量,并使用现场热心救助者提供的氧气设备协助吸氧,以缓解高原反应引发的缺氧与能量不足问题。

事发4300米高原,女孩高反失温,命悬一线!两位上海医生敏锐察觉,紧急施救

  在女孩尚能应答时,她们及时询问并记录其年龄、既往病史、过敏史及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等待救援期间,女孩病情出现反复,频繁呕吐、意识障碍加重,脉搏持续微弱。尽管尝试协助她向低海拔区域转移,但因地形复杂、体力不足等原因未能成功,团队果断调整方案,坚持原地施救,持续进行保暖、供氧与生命体征监测。至13时30分左右,女孩体温已明显回升,对疼痛刺激能睁眼回应,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多方接力:

  协同配合打通救援闭环

  13时50分左右,当地救援队抵达现场。此时女孩已能自主睁眼,呼吸平稳,意识状态显著改善。刘月娥、马雪倩医生详细向救援人员交接女孩病情、已采取的救治措施及注意事项后,陪同救援人员将女孩护送下撤至葫芦海。随后,女孩顺利被救援车辆转运至当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紧急救援圆满完成。

事发4300米高原,女孩高反失温,命悬一线!两位上海医生敏锐察觉,紧急施救

  从医生发现险情、专业施救,到俱乐部领队及时求援报警、协助配合,热心徒步者共同协助,再到当地救援队高效衔接、安全转运,多方力量紧密联动,形成“发现—处置—转运”的完整救援闭环,为女孩的生命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科普课堂:

  高原失温这些知识要牢记

  失温是高原徒步中的“隐形杀手”,指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多因寒冷、潮湿、疲劳等因素导致热量流失大于补充,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心肺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此次被救女孩因高原反应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叠加高原低温、大风环境,进一步加剧了失温风险。

  识别早期信号至关重要:如出现反应迟钝、嗜睡、情绪淡漠、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微弱,甚至步态不稳、言语含糊等症状,需高度警惕失温可能。

  现场急救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遮风保暖,用应急保温毯或干燥衣物紧贴皮肤包裹,避免身体暴露于寒风或直接接触冰冷地面;其次应补充能量,可给予温热的高糖饮品,但需避免酒精或咖啡因类饮料;如伴随高原反应,应及时吸氧缓解症状,并保持患者静止休息;同时要持续监测其意识、呼吸与脉搏,若出现呼吸心跳停止,须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高原徒步应做好充分准备:建议提前1–2周进行高原适应性训练,合理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并携带足够的防寒防风衣物、应急氧气、保温毯及常用药品。行程中应跟随专业团队,结伴而行,避免单独进入偏远区域,合理安排节奏,防止过度疲劳。如出现失温或高原反应早期症状,应立即停止行进,向低海拔转移,并尽快呼叫专业救援,切忌勉强坚持。

  转自新民晚报

  作者:郜阳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10月11日,中国海军第48批护航编队从山东青岛某军港解缆起航。新华社发(刘再耀 摄)  新华社青岛10月11日电(记者黎云)中国海军第48批护航编队11日上午从山东青岛某军港解缆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47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12
每年农历八月中下旬,浙江钱塘江大潮都会呈现“海阔天空浪若雷”的壮丽奇观。每年农历八月中下旬,浙江钱塘江大潮都会呈现“海阔天空浪若雷”的壮丽奇观。每年农历八月中下旬,浙江钱塘江大潮都会呈现“海阔天空浪若雷”的壮丽奇观。
12
10月11日,湖南省常宁市洋泉镇农民驾驶收割机在收获水稻(无人机照片)。10月11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卢各庄村农民整理收获的玉米(无人机照片)。10月11日,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城伯镇西后津村农民在田间抢收铁棍山药(无人机照片)。
12
10月10日,游客在位于北京三眼井胡同的胡同美术馆参观展览《镜观·曼波》。
11
近日,位于天津地铁4号线东南角站的天津卫故城东城墙遗址文物展厅正式开放,展厅内21米长的城墙遗址层次分明,让乘客在出行时也能了解天津历史。
11
10月10日,一列装载25个集装箱轻工产品的X8666次快速多式联运班列从福建省泉州市黄塘铁路货场驶出,以最高120公里时速开往重庆团结村站。
11
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
10
经测算,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经测算,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10
10月2日,工作人员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张掖市分公司邮件处理中心智能分拣流水作业线上工作。新华社发(沈冬兵摄)  10月2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遵化市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分拣快递包裹(无人机照片)。
10
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
0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