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癌症或将激增77%,多与这6个原因有关!常见癌症信号要知道

2025-09-18 18:23来源: 健康时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癌症,这种令大部分人恐惧的疾病,是很多人眼中的“绝症”。目前全球癌症负担正在快速增加。

  有研究显示,到2050年全球癌症病例可能激增77%。实际上,在癌症发生之前,身体往往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到2050年全球癌症或将激增77%

  2024年11月5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的36种癌症,结果显示,预计到2050年,全球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数将大幅增加,与2022年相比,全球癌症或将激增77%,癌症死亡将飙升90%。

全球癌症或将激增77%,多与这6个原因有关!常见癌症信号要知道

  具体而言,到2050年,男性癌症病例(84.3%)和死亡率(93.2%)的增幅预计将高于女性,而女性的癌症病例和死亡率预计将分别增加68.5%和85.2%。

  2024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也预测了未来癌症数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有2000万新发癌症病例和970万癌症死亡,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预计到2050年,全球癌症新发将超过3500万例,与2022年相比,将激增77%。

  报告指出,未来可能有几个因素加剧病例激增,包括:人口老龄化和增长、环境污染、空气污染、吸烟和饮酒、肥胖。

  50岁以下患癌人数激增

  与这6个原因有关

  2023年在《英国医学杂志·肿瘤学》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癌症逐渐年轻化,过去30年间全球50岁以下的癌症新发病例增加了79%,癌症死亡人数增加了27.7%。

  研究估计,到2030年,全球50岁以下人群的癌症新发病例数及相关死亡人数仍将继续走高。到2030年,全球早发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将分别增加31%和21%,其中40岁至50岁人群风险最大。

  研究人员认为,与50岁以下人群常见癌症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红肉和盐、低水果和牛奶的饮食、饮酒和吸烟、缺乏身体活动、肥胖和高血糖。

  1. 红肉吃得太多

  2021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中提到,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马方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大量的研究均发现,红肉以及加工肉都会增加癌症的发病概率,白肉则暂时没有被发现这种作用。因此,可适当多吃白肉,少吃红肉和加工肉。

全球癌症或将激增77%,多与这6个原因有关!常见癌症信号要知道

  健康时报资料图 曹子豪摄

  2. 食物吃得太咸

  吃得太咸,盐摄入过多,不仅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还会刺激炎症反应,对靶器官造成损害,比如烹调盐放得过多、常吃盐渍肉、咸菜。

  2022年《食品科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高盐条件能促进细胞产生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

  3. 水果蔬菜不够

  长期慢性炎症在体内会引发癌症,防癌抗炎要保持足够的水果和蔬菜。2023年发布的《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中指出,理想的抗炎饮食中蔬菜和水果应占总食物重量的2/3。

  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可降低机体炎症标志物,对机体代谢产生积极影响。

  4. 平时喜好酒烟

  烟酒可以称之为癌症“催化剂”。一口烟、一口酒导致多类型癌症甚至多种疾病,已经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了。

  无论烟还是酒,最安全的剂量都是“0”!因此,想要避免癌症的发生,一定要做到戒烟戒酒。

  5. 缺乏身体活动

  缺乏身体活动、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也是癌症的风险因素之一。相反,增加身体活动则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

  2021年发表在《体育运动医学与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运动不仅能改善整体健康,还会释放出一种减缓癌细胞生长的“秘密武器”,运动后的肌细胞因子就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给身体创造一个“抑癌环境”。

全球癌症或将激增77%,多与这6个原因有关!常见癌症信号要知道

  健康时报资料图

  6. 肥胖有大肚子

  2016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研究发现,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至少13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包括:食道腺癌、结直肠癌、绝经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肾癌、肝癌、胃癌、胆囊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脑膜瘤以及多发性骨髓瘤。

  尤其是胖在肚子更危险!2021年刊发在《BMC医学》上一项研究发现,“腰粗肚子大”的人患癌风险高,而且腰围越粗,患癌风险就越大。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即为超标。

  癌症发生前的10大信号要知道

  其实很多癌症让人害怕,就在于判断不准早期症状,容易错过。

  江西省赣州市肿瘤医院放疗技术科医师蔡艳2022年在医院公众号刊文中表示,癌症是不会突然发生的,而是一点点堆积出来的,可能会出现以下10个表现。

  1. 体重飞速下降。一般体重下降主要和糖尿病、甲亢、恶性肿瘤有关。

  2. 反复咳嗽。普通咳嗽一般两周左右就可以恢复,如果长期咳嗽就要警惕肺癌了。

  3. 长期的口腔溃疡。舌头白斑一直不愈合,可能是癌症的一个信号。

  4. 吞咽哽噎。这种情况很少出现,但如果出现,并伴有胸骨后的胀痛,要警惕食道癌。

  5. 咽喉疼痛。如果没有症状时出现的嘶哑疼痛,难以下咽,要警惕甲状腺癌和喉癌。

  6. 排便异常。如果排便形状、次数发生改变,当心肠癌。

  7. 持续性的发热,并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情况,这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8. 淋巴结肿大。一般是由发炎引起的,但如果长时间不消肿,摸着有硬块,没有任何的疼痛,就要警惕肿瘤的可能性。

  9. 无缘无故的阴道出血,要警惕宫颈癌或者癌前病变。

  10. 头痛加重,同时出现恶心、呕吐情况,不要忽视。

  预防癌症,需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倡每年一次体检。当身体发出信号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10月10日,游客在位于北京三眼井胡同的胡同美术馆参观展览《镜观·曼波》。
11
近日,位于天津地铁4号线东南角站的天津卫故城东城墙遗址文物展厅正式开放,展厅内21米长的城墙遗址层次分明,让乘客在出行时也能了解天津历史。
11
10月10日,一列装载25个集装箱轻工产品的X8666次快速多式联运班列从福建省泉州市黄塘铁路货场驶出,以最高120公里时速开往重庆团结村站。
11
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
10
经测算,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经测算,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10
10月2日,工作人员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张掖市分公司邮件处理中心智能分拣流水作业线上工作。新华社发(沈冬兵摄)  10月2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遵化市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分拣快递包裹(无人机照片)。
10
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
09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由沈阳的老厂房、老仓库改造的文创园和游乐场人头攒动。国庆中秋长假期间,由沈阳的老厂房、老仓库改造的文创园和游乐场人头攒动。国庆中秋长假期间,由沈阳的老厂房、老仓库改造的文创园和游乐场人头攒动。
09
秋日清晨,初升的太阳照在湖北省麻城市龟峰山景区的奇峰怪石上,勾勒出“龟峰旭日”的壮丽景象。秋日清晨,初升的太阳照在湖北省麻城市龟峰山景区的奇峰怪石上,勾勒出“龟峰旭日”的壮丽景象。
09
10月7日,国庆中秋假期进入尾声,各地返程客流攀升。10月7日,国庆中秋假期进入尾声,各地返程客流攀升。10月7日,国庆中秋假期进入尾声,各地返程客流攀升。10月7日,国庆中秋假期进入尾声,各地返程客流攀升。
0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