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菌名单删除一款网红蘑菇!专家提醒:“吃菌子看小人”玩不得!

2025-09-17 19:32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前不久

  网红蘑菇见手青

  被从毒蘑菇中“除名”

  成为微博热门话题

毒菌名单删除一款网红蘑菇!专家提醒:“吃菌子看小人”玩不得!

  见手青 是一类用手触碰就会变青(蓝)的牛肝菌,在我国云南、四川等地均有分布,广义上的见手青泛指切开后能变蓝的所有牛肝菌。

  今年8月26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发布《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不采摘、不收购、不加工、不食用2025版》(一)(二)图鉴(以下称新版图鉴),其中未见红见手青的身影。据悉,红见手青从“毒菌名单”中移除后,被归类为“条件可食用菌”,即充分加热后可食用的野生菌。(新版图鉴:2025版云南常见毒菌图鉴(一)(二))

  不过

  食用菌领域权威专家

  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

  采访时表示

  即便被“开除毒籍”

  消费者也要注意

  烹饪时千万要小心

  此外

  将食用见手青等

  致幻型蘑菇娱乐化的做法

  更值得警惕

  

  1.

  见手青被毒蘑菇“踢出群”

  电商平台搜索量上涨

  9月12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检索“见手青”,发现每家平台都有百余款商品在售,同等重量有的每250克不到百元,有的则标价168元甚至240余元。部分店铺还专门标注了“煮熟无毒”字样。

毒菌名单删除一款网红蘑菇!专家提醒:“吃菌子看小人”玩不得!

  ▲电商平台所售见手青。(某电商平台截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黄晨阳:

  老百姓所说的以及电商平台售卖的见手青,一般是指俗称红见手青或红葱的兰茂牛肝菌(以云南明代医学家兰茂命名,著有《滇南本草》),以及目前已经实现人工栽培的中华腐生牛肝菌,俗称黄牛肝菌、黄见手。

  红见手青、黄牛肝菌烹饪不当常会导致神经精神型中毒,也就是网络上流传甚广的“吃菌子见小人儿”的幻觉。2022年4月,红见手青被相关权威科研机构列入“不采摘、不收购、不加工、不食用”(毒蘑菇)名单。

  一家头部电商平台生鲜运营负责人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8月底至9月初新版图鉴发布初期,平台上以“见手青”为关键词的搜索增多了大约30%。

  2.

  烹饪千万别掉以轻心

  烹饪20分钟+趁热吃是食用安全底线

  黄晨阳表示:

  通过充分烹饪才可化解毒性,是红见手青被纳入“条件食用菌”的重要前提。

  一般来说,食用红见手青,一定要多放油(重油爆炒),烧熟煮透,最好烧煮20分钟以上。未做熟或者隔夜冷吃会中毒,隔夜后若用微波炉加热后也不可食用,必须重新烹饪。

  据报道,红见手青在炒制过程中,致幻的毒素——兰茂菌素会先升高、再降低。一般来说,用家庭厨房灶具的火力炒制七八分钟时,毒素含量会达到一个峰值,也就是在“半生不熟”时含量最高。随着烹饪时间延长,毒素会逐步降低,所以建议烹饪20分钟以上。最好切成薄片来炒,有利于均匀受热。

  研究表明,当温度降下来时,见手青内会再次出现毒素。所以炒熟以后,需要趁热吃,不能隔夜冷吃。在冰箱存放后,若使用微波炉重新加热,不会去除毒性,必须重新烹饪。所以,对于红见手,建议吃多少,炒多少。

  无论哪种烹饪方式,消费者要切记:

  充分加热都是安全食用的必要前提;

  煮熟炒透前不建议尝菌子或汤的咸淡,也不要舔切菌子的手指;

  烹饪结束后,切菌子的案板和刀具也应及时彻底清洗。

  黄晨阳介绍:

  牛肝菌目是伞菌纲中物种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包括5个亚目,16个科,约1000多个物种,广布全球。市场上常见的见手青主要有如下几种:兰茂牛肝菌(红葱)、玫黄黄肉牛肝菌(白葱)、茶褐新牛肝菌、华丽新牛肝菌、赭盖新牛肝菌、黄孔新牛肝菌、红孔牛肝菌等,有时会杂有薄瓤牛肝菌和有毒新牛肝菌等。

  尽管红见手青被列入条件可食用菌,但少数见手青如网孢海氏牛肝菌、细网柄牛肝菌、黄粉末牛肝菌等毒性大,依然不建议食用。

  3.

  见手青致幻不可儿戏

  严重致幻或导致自伤等不良后果

  摆拍蘸酱油生吃见手青“刺身”、多名网红探访野生菌店看“3刀16秒”快炒厚切见手青……在社交媒体上,诸如此类“挑战见手青”视频最高播放量超过4000万次。而人们吃下见手青后因出现幻觉而秒变戏精的各种“名场面”,更让一众网友直呼“太神奇”。

  除了短视频,网络上还充斥着大量吃菌子(见手青)的搞笑梗, “先菌子后小人”“舍命陪菌子”等让人听起来忍俊不禁的热梗,仿佛暗示人们“吃菌子看小人儿”这事儿似乎没那么危险。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范志红:

  野生见手青可能多种有毒物质,中毒机理复杂,中毒后果严重。网络中将见手青中毒体验娱乐化的行为,其实十分危险。

  前不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公众警惕致幻型蘑菇中毒风险。我国致幻型蘑菇中毒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由产生赛洛西宾(裸盖菇素)的古巴裸盖菇等毒蘑菇引起,另一种则是由兰茂牛肝菌等毒蘑菇引起的。兰茂牛肝菌中毒主要以神经精神型为主,其神经精神症状主要为幻视、谵妄及头晕,严重者表现为躁狂、胡言乱语等,少数表现为幻听、肢体感觉异常、肢体抽搐及乏力。其中,肢体感觉异常主要为蚁行感及虫爬感,部分伴有恐怖幻觉的患者因惊恐而不敢闭眼,对于严重躁狂的患者,往往伴随短暂性记忆缺失,对发病时期的事件毫无印象。

  黄晨阳提醒:

  兰茂牛肝菌中毒后对肝脏、肾脏、心脏、凝血等功能无明显损伤作用,但严重的致幻作用却可能产生自伤、伤害他人及意外事故等不良后果。此外,在一项3638例蘑菇中毒临床分型的研究中,神经精神型蘑菇中毒的死亡率高达7.9%。因此,兰茂牛肝菌中毒不可小觑,更不可儿戏。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李建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10月11日,中国海军第48批护航编队从山东青岛某军港解缆起航。新华社发(刘再耀 摄)  新华社青岛10月11日电(记者黎云)中国海军第48批护航编队11日上午从山东青岛某军港解缆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47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12
每年农历八月中下旬,浙江钱塘江大潮都会呈现“海阔天空浪若雷”的壮丽奇观。每年农历八月中下旬,浙江钱塘江大潮都会呈现“海阔天空浪若雷”的壮丽奇观。每年农历八月中下旬,浙江钱塘江大潮都会呈现“海阔天空浪若雷”的壮丽奇观。
12
10月11日,湖南省常宁市洋泉镇农民驾驶收割机在收获水稻(无人机照片)。10月11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卢各庄村农民整理收获的玉米(无人机照片)。10月11日,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城伯镇西后津村农民在田间抢收铁棍山药(无人机照片)。
12
10月10日,游客在位于北京三眼井胡同的胡同美术馆参观展览《镜观·曼波》。
11
近日,位于天津地铁4号线东南角站的天津卫故城东城墙遗址文物展厅正式开放,展厅内21米长的城墙遗址层次分明,让乘客在出行时也能了解天津历史。
11
10月10日,一列装载25个集装箱轻工产品的X8666次快速多式联运班列从福建省泉州市黄塘铁路货场驶出,以最高120公里时速开往重庆团结村站。
11
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
10
经测算,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经测算,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10
10月2日,工作人员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张掖市分公司邮件处理中心智能分拣流水作业线上工作。新华社发(沈冬兵摄)  10月2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遵化市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分拣快递包裹(无人机照片)。
10
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
0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