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行情太好了,现在短剧就缺老太太,你们的生活经验就是演技。”
“每部剧里都需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所以姐姐阿姨们,学表演真是件好事!”
“六七十岁的长辈严重紧缺。有剧组为寻‘霸总爹’开出日薪5000元。”
近段时间,各大短视频平台不断推送着类似内容——视频里,主讲人情绪饱满,极力渲染退休后投身短剧拍摄的种种“好处”。
在短剧热的当下,这类消息不断撩拨着有时间、有梦想的银发族——他们,真的成了短剧热潮中的新“资源”吗?
记者暗访一家影视培训机构,招生老师口中的“57岁成功姐姐”被反复提及:学两个月就进组,日薪1500元。然而,记者根据老师提供的人物名片,深挖其社交平台和简历后发现,她在入学前,已在老年大学系统学习过舞蹈、声乐,是旗袍走秀的常客——其“成功”建立在扎实的形体与表现力基础上,某种意义来讲,不能说是“零基础速成”的奇迹。
在招生老师口中,这位姐姐“现在只要想演,每天都可以拍戏”,潜台词就是如果全勤,每天片酬1500,一个月就能赚45000。
但据记者了解,她的戏约多为3天杀青的短剧或广告,并非长期持续稳定的进组。同时,记者也通过社交平台联系上了对方,她表示,8月底拍完宣传片后已回到老家,等国庆后有邀约再回来返工。
另一位被提及的“76岁新疆学员”,记者查实,其身份是专业歌手,拥有多年舞台经验。这些被包装成“普通老人圆梦”的案例,其成功的关键要素——“多年积累”,在招生话术中,似乎被巧妙地模糊了。
记者问:“像我爸妈这样的普通退休老人,(学了后)多久能回本?”
接待记者的招生老师没有太多废话,直指核心:“中老年人学得慢,3个月班最合适,学完保证进组。”
这家影视培训机构的价目表是这样的:两个月19800元,3个月28800元,6个月53800元。无需艺考的严苛筛选(卡颜、卡身高、卡体重),只需缴纳相应费用,就可以来学演出。
至少3个月的课程,意味着中老年人如果来这里学习,还必须算一笔生活成本的账。招生老师表示,他们可以提供免费宿舍,但又被告知“床位已满”,“如果在附近的民宿租房,报我们的名字,能有优惠价。”
离学校最近的公寓,步行5分钟。公寓负责人透露,多人间虽实惠,但“睡眠浅”的中老年学员大多选单间,长租每月1050元,短租1100元,空调冰箱洗衣机卫浴齐全,但无厨房——这意味着,一日三餐,大多需外食解决。
即使学了3个月,老人们真的能“包进组”吗?当演员,最基础的门槛是“演员证”。
记者发现,在浙里办“横影通”上,每天的抢号大战,是横漂族的第一课——早上8点开放申领演员证注册预约,男生180个名额,女生60个名额。一般女生名额紧俏,需要蹲点抢号,男生则每日有剩余。
然而,这张价值10元工本费的入场券,却有着年龄“壁垒”。记者在“演员招募令”小程序上看到:群演,普遍要求45岁以下。8小时100元,超时每小时加10元——这份年轻人的“搬砖”价码,无情地将50岁以上的人群挡在了门外。
真正适合他们的角色,是“特约演员”——那些有几句台词、扮演父母长辈的配角。日薪400-600元,拍摄2-3天,收入800-1800元。
这看似不菲,但门槛同样不低。“零基础素人根本接不到特约的戏,肯定需要学过的,不然剧组搭不起这个时间成本。”一位资深制片人点破了现实。
对于“日薪5000招霸总爹”的新闻,资深制片人老潘(化名)直言不讳:“竖屏短剧稍微出色点的女主,日薪也就8000元左右。5000元招‘爹’?要么是噱头,要么就是配合某些高价培训班做的‘营销’。目的很明确——收割老年人的退休金。”他也呼吁,希望老年人能提高警惕,守好自己的养老钱,别被虚幻的“演员梦”掏空了钱袋。
转自:潮新闻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