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剪刀手”恶意剪辑属违法  如何识破其中套路?

2025-06-17 10:12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短视频刷屏、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海量的视频。你是否曾怀疑过,那些刷爆朋友圈、冲上热搜的所谓“真相”,都是真的吗?

  实际上,一些“真相”还真是被“剪”出来的!其中,从移花接木 断章取义,恶意剪辑手法层出不穷,不仅歪曲事实还可能引发网络暴力。恶意剪辑视频并非简单的“博眼球”行为,背后可能引发怎样的法律后果?作为普通人,我们又该怎么去识破当中的套路?

网络“剪刀手”恶意剪辑属违法  如何识破其中套路?

  近日,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的官方公众号上发布了一段视频,一对情侣快问快答的街头采访,引发了网友“大男子主义”等评论。

  主持人:您怎么看待女生买买买?

  男生:不太好。

  主持人:您能接受另一半收入比您低吗?

  女生:根本无法想象。

  主持人:婚后会让老婆管钱吗?

  男生:那当然不会了,我接受不了。

  主持人:您觉得结婚后男主外女主内怎么样?

  女生:那太好了,我就不用上班了。

  殊不知,原始视频已被网络“剪刀手”恶意篡改,实际的采访内容是这样的。

  “不太好”“无法想象”“接受不了”等回答被恶意剪辑,所对应的问题张冠李戴。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助理王远哲说,一段被恶意剪辑的视频不仅可能引发一场无端的网络暴力,甚至会触犯法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恶意剪辑歪曲他人言论并传播,可能构成对他人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的侵害,被侵权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

  若剪辑内容被大量转发,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可处拘留或罚款,情节严重者,还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诽谤罪,面临刑事处罚

  此外,编造或明知是虚假信息而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能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

网络“剪刀手”恶意剪辑属违法  如何识破其中套路?

  这种恶意剪辑绝非个例。类似的剪辑手法常被用于各种谣言网络视频当中,灾难事件、校园冲突、政策发布、名人言论等,都是网络“剪刀手”制造冲突、获取流量、博取眼球的高频领域。

  以恶意剪辑的方式制造谣言、扰乱社会秩序、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无疑要承担责任,接受法律制裁。

网络“剪刀手”恶意剪辑属违法  如何识破其中套路?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曾发布过一起由恶意剪辑引发侵权行为的典型案例。该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四级高级法官丁向娜介绍, 李某在小区负二层地下车库遇见在此遛狗的何某,李某对何某清理宠物排泄物的方式提出疑问,双方随即发生争执。之后何某报警,但双方矛盾未能协商处理。

  丁向娜介绍,李某是中山市某小区业主,何某为该小区租客。何某在警察查看物业监控录像时用手机拍摄了相关监控视频。之后,何某在其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将从物业拍摄的含有李某影像的监控视频 剪辑后发布多条视频

  其中一条视频配发了“……我在停车场遛狗,一直猥琐跟在我后面,还吹口哨、偷拍……说一些恶心的话……怎么会有这种人,太可怕……”等标题文字。该视频 引起一定的传播热度。其他视频也配有就清理狗排泄物相关争议的文字,各视频均有不同数量的浏览、点击量。

网络“剪刀手”恶意剪辑属违法  如何识破其中套路?

  丁向娜表示,诉讼期间,相关视频已被何某删除或已被短视频经营公司屏蔽无法查看。李某以何某侵犯其名誉权向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何某停止侵权、删除视频,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金、公证费及律师费合计19600元。

  法院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的规定,行为人以侮辱、诽谤或其他方式贬损、丑化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造成社会公众对受害人社会评价降低的,构成侵害名誉权。

网络“剪刀手”恶意剪辑属违法  如何识破其中套路?

  本案中,何某与李某因遛狗清理狗粪事宜发生争执,应通过正当合法途径寻求解决,但何某发布视频,并配发负面字眼,对李某社会评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已侵害李某的名誉权,应承担侵权责任。

  最终,法院判决何某在其运营的短视频账号连续不少于五天发布向李某赔礼道歉的视频;何某赔偿李某精神损害抚慰金、公证费及律师费合计4600元。

网络“剪刀手”恶意剪辑属违法  如何识破其中套路?

  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人们在享受分享与交流乐趣的同时,也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那么,该如何识破恶意剪辑视频,辨别网络“剪刀手”的不法伎俩?

  记者了解到,恶意剪辑其实有几种常见的套路手法。

  移花接木——篡改时间线或拼接不同时空内容,颠倒事件顺序、虚构事件因果来制造矛盾;

  断章取义——删除完整语境,只保留半句话,导致原意被扭曲;

  恶意配文——取消原声,用字幕曲解原意;

  音画渲染——搭配惊悚音效、滤镜,给正常画面赋予负面基调,或放大受访者某个微表情,引导观众联想负面形象,以及借助AI换脸、声音克隆等深度伪造技术篡改原视频内容。

网络“剪刀手”恶意剪辑属违法  如何识破其中套路?

  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刘津宁提示,碎片化的视频剪辑里没有真相,通过理性的思考与求证得来的真相才货真价实。

  首先查来源,查看视频发布账号是否权威可靠,警惕没有明确来源的“网友投稿”类内容

  接着看细节,注意视频是否有明显剪辑痕迹,如画面跳接、声音突变,观察受访者口型与字幕是否完全吻合;

  第三步原片,尝试搜索事件关键词+完整版或未剪辑版,查看是否有其他媒体发布的不同角度视频;

  第四步逻辑,思考视频中人物的言论是否符合常理,警惕极端化、标签化的表述方式;

  最后问权威,通过官方媒体求证事实,向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咨询。

网络“剪刀手”恶意剪辑属违法  如何识破其中套路?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下一个被剪辑的“主角”,也可能是传播剪辑内容的“推手”。

  面对碎片化传播的视频内容,不妨多问一句“这是真的吗?”,多留一点时间查证信息源头,多花一点耐心观察细节破绽。这种看似“麻烦”的求证过程,不仅是对他人名誉与权益的保护,更是对自身独立思考能力的锤炼。

  唯有让理性思考成为习惯,让求证意识融入日常,我们才能真正构筑起抵御网络谣言的第一道防线。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随着夜幕降临,河道两岸灯光点缀,乌篷船缓缓划过,水面映射出绚丽色彩。当暮色浸染白墙黛瓦,乌镇从素简水墨画蜕变为流光溢彩的数字梦境。
05
11月5日将迎来本年度第二次“超级月亮”。这是2025年三次“超级月亮”中离地球最近的一次,也是年度最大满月。“超级月亮”即“近地点满月”,就是满月时月球位于近地点附近。
05
11月4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和都江堰基地的13只熊猫搬入新启用的绵阳基地“新家”,这标志着历时3年建成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绵阳基地投入试运行,中心在都江堰、卧龙、雅安之外,又添绵阳一座基地。
05
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于11月5日在上海拉开帷幕,目前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各项展前准备工作有序推进,静待盛会。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于11月5日在上海拉开帷幕,目前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各项展前准备工作有序推进,静待盛会。
04
“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将于2025年11月4日至2026年2月8日在故宫永寿宫展厅举行,并免费向公众开放。“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将于2025年11月4日至2026年2月8日在故宫永寿宫展厅举行,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04
11月3日,农民驾驶农机在江苏省兴化市兴东镇周韩村田间施肥,为冬小麦播种做准备(无人机照片)。记者11月3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截至10月30日,全国秋粮收获过九成,冬小麦播种过两成半。
04
近日,红嘴鸥如往年一样从西伯利亚等地飞抵云南昆明,成为“春城”一道灵动的风景,吸引市民与游客前往观赏、互动。近日,红嘴鸥如往年一样从西伯利亚等地飞抵云南昆明,成为“春城”一道灵动的风景,吸引市民与游客前往观赏、互动。
03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布局算力产业,建成淮海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汴水之畔科学计算中心、算力互联智算中心、国创智算中心等重点项目,吸引腾讯、阿里、华为等众多头部企业落地布局。
03
深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紧收获,处处是喜人的秋日好“丰”景。深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紧收获,处处是喜人的秋日好“丰”景。深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紧收获,处处是喜人的秋日好“丰”景。
03
11月2日,2025北京马拉松在京举行。
0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