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记录!5亿年前的“海洋猎手”来自云南

2025-05-09 18:44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日,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杨显峰老师带领的科研团队首次在中国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发现了罕见的寒武纪节肢动物——果钳虾化石,这是该类化石在中国的首次记录,也将果钳虾的出现时间前推至一个更早的地质时期,为全球寒武纪生命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新证据。

中国首次记录!5亿年前的“海洋猎手”来自云南

  新马龙生物群中果钳虾附肢化石的细节特征

  射齿类动物是主要在寒武纪时期出现的一类大型节肢动物,以其独特的附肢和辐射状的口器以及广泛的地理分布而闻名,果钳虾则并非人们熟悉的虾类,而是一种生活在距今约5亿年前的奇特节肢动物,名字源自其前附肢形似果钳(胡桃夹子)。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结构很可能用于捕捉并粉碎猎物,果钳虾也因此被推测为当时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掠食者”。此前,果钳虾的发现主要集中在北美,以及一例来自西班牙的化石标本。由于发现稀少,相关研究长期受限于材料不足。

  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杨显峰老师带领的科研团队,联合德国卡尔斯鲁厄国家自然博物馆、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及北达科他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研究了两件新的果钳虾前附肢标本:一件来自云南曲靖马龙,另一件采集自美国犹他州。

  马龙发现的新的化石组合(新马龙生物群)中保存的附肢化石,不仅代表了该属在华南地区乃至亚洲的首次记录,也将果钳虾的生存年代前推至寒武纪第2世第3期,比此前最早记录还要早一个时代。这一发现显著扩展了果钳虾的时空分布范围,对理解该类动物的生物地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首次记录!5亿年前的“海洋猎手”来自云南

  美国Spence页岩中果钳虾附肢化石的细节特征

  研究人员认为,此前认为的物种间差异,可能实为同一物种内部的变异——即“种内变异”,而不是独立的物种。这一观点若得到更多化石材料验证,将对果钳虾属的分类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新马龙生物群的发现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相比较于传统研究中的马龙生物群,新马龙生物群也保存于沧浪铺组红井哨段的地层中,但是其保存条件、群落结构与知名的澄江生物群相近,这暗示了新马龙生物群可能也是澄江生物群的延伸。

  此次研究不仅填补了果钳虾在中国的化石记录空白,也为人们理解寒武纪早期海洋生态结构和节肢动物多样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科学意义。

  来自:云南大学

  作者:云观

[责任编辑:王焕君]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27日,“七一勋章”获得者、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日常使用的小喇叭等5件(套)实物被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上午9时许,学生们的早操散去,华坪女高的校园里,张桂梅拿着小喇叭的身影在学生的队伍末尾缓慢地往回走。
28
2025WWS世界女子斯诺克锦标赛27日在广东东莞落幕,在决赛中,中国选手白雨露在2:4落后的逆境下,连胜四局,以6:4逆转世界排名第一的泰国名将明克·努查鲁特,成功卫冕。
28
5月27日,在国际邮轮“爱达·地中海”号上,工作人员为游客演出。当晚,随着国际邮轮“爱达·地中海”号缓缓驶离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泊位,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时隔五年再次迎来国际邮轮始发航次。
28
5月2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铜陵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完成T梁预制施工,项目建设正式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27
时下,华北平原麦浪滚滚,一派丰收在即的景象。在河北省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往来田间,看小麦长势,进行各种试验,为小麦丰产保驾护航。
27
近年来,浙江安吉全力打造多元化夜间经济形态,通过创新业态、优化布局、完善配套等举措,激发消费活力。
27
夏初时节,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举办“兴生态·宏文旅·泰美好”第六届文化旅游活动。热闹欢快的歌舞表演、激情四溢的民俗运动,吸引当地牧民和游客参与其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6
5月25日下午,重庆菜园坝火车站(重庆站)标志性建筑华铁宾馆爆破拆除。重庆站于1952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本次爆破标志着该站进入全面改造阶段。
26
5月25日,收割机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北幢村的一处麦田里收割小麦。
26
端午节将至,各地举行包粽子、做香囊、龙舟竞渡等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人们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喜迎端午佳节。
25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