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作为大众健身方式
并非人人适宜
专家提醒
气血不足人群
盲目进行高强度跑步
可能适得其反
需根据体质选择适宜运动方式
32岁的肖女士体型微胖,平时久坐不动,总感觉提不起精神。听说跑步既可以减肥又能提神,半年前开始隔日进行5公里夜跑。持续运动后非但未达预期效果,反而出现头晕、乏力、月经紊乱等系列症状。经武汉市东湖医院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丁艳霄诊断,她是气血亏虚体质,因不当运动方式导致症状加剧。
“气血乃生命之本,过度消耗可致脏腑失养。”丁艳霄表示,临床数据显示约23%的运动不耐受患者存在潜在气血虚证。气血不足者进行高强度运动会形成能量透支,造成"越动越虚"的恶性循环。“气血不足者更应注重调和而非消耗,通过科学锻炼和调理,才能逐步改善体质。”
运动原则:气血不足人群应遵循“以养代练”原则,初期以调理为主,待体质改善后再逐步增加运动强度;
适宜项目:推荐散步(每日30分钟)、八段锦、太极拳、徒手深蹲、瑜伽、冥想等;
预警信号:出现头晕、心悸、持续疲劳等症状,需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排查贫血、低血糖等问题。
通过科学运动+饮食调理+规律作息
气血不足人群可逐步增强体质
切勿急于求成
通讯员:吴萍 丁艳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