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美国滥施关税,外贸企业承受了比较大的冲击。面对因税额大幅增加而导致的难题,是如何闯关破局的呢?
位于浙江绍兴柯桥的这家纺织企业,车间正在生产的是美国客户下单的布料。尽管这笔订单是在美国宣布加征“对等关税”前签订的,但目前窗帘品类的累计关税已超过120%,客户要求还未发货的订单价格再降10个百分点。企业外贸负责人表示,增加新客户的开发,把这个窟窿给补上。
对利润本就很薄的服装纺织行业来说,一些已经在境外设厂的企业受到的影响也不小。一家纺织企业负责人表示,生产成本肯定会升,后面订单是个未知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表示,将持续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搭建外贸企业拓内销平台,在市场准入、渠道开拓、财政金融、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外贸企业拓内销的帮助力度,促进内外贸渠道对接、品牌对接、产销对接、标准对接。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近日,商务部已组织有关商协会、大型商超和流通企业座谈,研究更好发挥各自优势,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
而国内不少商超企业近日还发布致中国优质供应链的公开信,提出对出口受阻、库存积压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提供渠道便利,帮助企业提升国内市场认知度、开发新产品。何咏前还表示,4月13日,“外贸优品中华行”启动仪式也将在海南举办,欢迎更多国内商贸流通企业与外贸企业开展合作,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共同应对外部冲击。
而再过几天,第137届广交会将于4月15日,在广州举行。参展企业们正在积极备展,全力寻商机、拓市场、抢订单。
多项政策工具助企业应对关税冲击
接下来,还将有哪些政策出台,帮助企业应对冲击?来看专家解读。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表示,这些政策大概能够分成三类。第一类政策可以叫作稳定总需求的政策,其中主要就是一些逆周期的政策工具,包括我们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更加“给力”。它的出发点是为了稳住宏观经济的大盘,稳住了宏观经济的大盘也稳住了就业,这样即便部分行业受到冲击,还是能够在国内找到一些新的机会。第二类政策更带有一些结构性的特征。面临关税冲击,有些企业可能就要转型,也可能是出口目的地的变化,也可能是产品服务的变化,甚至可能是从原来服务外需转向服务内需,企业层面需要做很多调整。政府也会配合这些企业,帮助这些企业做结构类的转型。第三类政策可以叫作纾困政策。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未雨绸缪,有些企业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包括就业方面的压力。对于受到影响和冲击比较大的企业和劳动者,这时政府也应该伸手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