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慢性病就只能认命?这5个“控病秘诀”,让你和疾病和平共处!

2025-04-07 16:24来源: 北京114预约挂号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您或您的家人是否正与高血压、糖尿病这些“老朋友”打交道?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超过四分之三的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但能做到规范管理的却不到一半。

  很多人谈“慢病”色变,觉得一旦患上就只能听天由命。其实,这完全是个误解!慢性病并非生命的倒计时,而是提醒我们开启健康管理新篇章的信号。只要方法得当,我们完全可以与慢性病“和平共处”,甚至重新夺回健康的主动权!

  今天,就为您奉上五大科学秘诀,助您轻松应对慢性病,拥抱健康生活!

  秘诀一:误区大扫除,重新认识你的“老朋友”

  许多人对慢性病存在深深的误解,认为得了就没救了。快停止这种想法!慢性病更像一个需要长期沟通、细心打交道的“老朋友”。

  它可控制:别小看规范管理的力量!比如,高血压患者只要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中风(也就是脑卒中)的风险就能降低整整45%!

  它可逆转:尤其是在早期阶段,比如早期糖尿病,通过积极调整生活方式,逆转率可达31%!

  它不可怕:您知道吗?高达80%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梗等)是可以通过有效预防来避免的。

  老年朋友特别提醒:警惕“无症状陷阱”

  大约60%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平时感觉不到任何症状,但这不代表没问题!

  勤测血压:建议床头放个电子血压计,每天早上起床、安静坐3分钟后测量。季节交替时更要多测几次。

  记录“血压日记”:记下测量时间、数值、是否服药、有无特殊情况(如情绪激动、失眠等)。了解血压波动规律,才能心中有数,不再盲目恐惧。

  了解了慢性病的真实面貌后,我们该如何科学应对呢?

  秘诀二:精准用药,遵医嘱是门技术活

  按时吃药是控制慢性病的基础,但这绝不等于“吃完药就完事了”。

  时机有讲究:什么时候吃药吸收最好?吃了药效果怎么样?这些都需要关注。

  切忌自行调整:感觉症状好转就擅自减药或停药?这是大忌!比如血糖,如果因为停药导致大幅波动,会对肾脏、眼睛、神经等多个器官造成严重损害。

  定期复查是关键:医生需要根据您的复查结果(如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来判断当前治疗方案是否合适,并进行必要调整。

  老年用药警示:避开“三不”陷阱

  老年朋友用药尤其要注意:

  1.不随意停用:特别是抗凝药(如华法林)、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这类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擅自停用可能诱发心梗、脑梗等致命风险!

  2.不擅自加量:降压药、降糖药等,吃多了可能导致危险的低血压、低血糖。

  3.不轻信偏方:曾有“祖传秘方”被检测出含有多种违禁西药成分。治病要科学,务必严格遵照医嘱用药。

  药物治疗是重要一环,但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慢性病管理的基石。

  秘诀三:生活方式“处方”,吃动平衡是良药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抗慢性病的有力武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饮食:

  糖尿病患者:重点控制米、面等碳水化合物的量,多吃蔬菜、全谷物(如糙米、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远离高糖(如甜点、含糖饮料)、高脂肪(如油炸食品)食物。

  高血压患者:控盐是关键!目标是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大约一个啤酒瓶盖的量)。

  2.适量运动:

  推荐: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跳广场舞等。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抵抗力。

  额外好处:对于肥胖的高血压患者,通过运动减轻体重,往往能让血压控制得更理想。

  3.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重病情,显著增加各种并发症(如心梗、脑梗、肾衰竭等)的风险,必须下定决心戒除。

  老年朋友专属:饮食运动小贴士

  老年版“211饮食法”:

  每餐2拳头蔬菜(深绿色、橙黄色等深色蔬菜占一半)

  +1手掌优质蛋白质(鱼、瘦肉、蛋、豆腐等)

  +1拳头主食(粗粮细粮搭配,比例约1:1)

  +1杯低脂牛奶(如果喝牛奶不舒服,可选零乳糖的舒化奶)

  安全有效的“3+3”锻炼方案:

  3分钟晨间唤醒操:在床边就能完成,活动筋骨。

  +3种适老运动:

  ①太极拳:改善身体平衡能力,防跌倒。

  ②弹力带训练:用弹力带进行简单的抗阻力练习,预防肌肉流失(肌少症)。

  ③八段锦:传统养生功法,有助于调节气血,放松身心。

  管住嘴,迈开腿,还要学会给心情“减负”。

  秘诀四:情绪管理,给心灵做个“SPA”

  您可能不知道,情绪对慢性病的影响非常大。长期的焦虑、抑郁等坏情绪会扰乱身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可能导致病情恶化。比如,高血压患者一激动,血压就可能飙升,大大增加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试试这些心理调适方法:

  ①正念呼吸法:试试“4-7-8”呼吸:鼻子吸气4秒,屏住呼吸7秒,嘴巴缓缓呼气8秒。重复几次,帮助平静心情。

  ②社交“处方”:别总闷在家里,多和亲友聊天、出门散心、参加社区活动或培养兴趣爱好(如下棋、唱歌、旅游、练习书法等)。

  ③寻求支持:如果负面情绪持续存在,不要犹豫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就像给身体加了一层“保护罩”。

  秘诀五:智能监测,做自己健康的“掌舵人”

  管理慢性病,离不开对自身状况的了解。学会自我监测非常重要。

  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测空腹血糖,更要关注餐后2小时血糖,了解一天中血糖的变化曲线,这对于调整饮食和用药非常有价值。

  血压监测

  高血压患者最好能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记录下来。看病时带上记录本,能给医生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帮助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善用工具

  现在有很多智能设备可以帮忙。

  监测进阶指南:关注“血糖波动曲线”比单看某个时间点的数值更重要。

  智能穿戴推荐:可以考虑选择具备跌倒报警、GPS定位、心率监测甚至用药提醒功能的老年智能手表或手环,为健康和安全加一道防线。

  通过自我监测,您能更清晰地掌握病情变化,增强控制疾病的信心和能力。

  慢性病并不可怕,它更像一个信号,提醒我们更加关注和爱护自己的身体。掌握这五个科学秘诀,积极面对,科学管理,您完全可以将健康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愿每一位与慢性病共处的朋友,都能在科学的指引下,管理好健康,享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的美好生活!

  作者 | 航天中心医院 王昱、高璞

[责任编辑:季爽]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端午节将至,各地举行包粽子、做香囊、龙舟竞渡等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人们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喜迎端午佳节。
25
5月24日,在法国南部小城戛纳,中国影片《狂野时代》主创人员踏上闭幕式红毯。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24日晚在法国南部城市戛纳闭幕,中国导演毕赣因执导《狂野时代》获得戛纳电影节特别奖。
25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开幕。“美丽工坊”是中国残联、全国妇联等五家单位实施的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据了解,“美丽工坊”已带动超1.24万残障女性灵活居家就业、3359人机构就业。
25
这是5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出舱的画面(视频截图)。这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首次关联耦合实施,航天员陈冬时隔两年多再度漫步太空,航天员陈中瑞首次执行出舱任务。
23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正值水稻插秧季,当地农民应用卫星导航、纸膜插秧等现代农业技术,紧抓农时,田间一派繁忙景象。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正值水稻插秧季,当地农民应用卫星导航、纸膜插秧等现代农业技术,紧抓农时,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23
连日来,在位于洞庭湖畔的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多家船舶企业加快生产进度,赶制订单。船舶制造是沅江市特色产业,形成了以游艇、钢制船舶、船舶舾装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全市现有船舶及配套企业60家。
23
这是5月21日拍摄的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施工现场。当日,历经40余名建设者连续35小时昼夜奋战,云南昆明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工程顺利完成,为长水机场航站楼建设及渝昆高铁后续架梁铺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连日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农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应用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大垄垄上密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加紧开展大豆播种工作。连日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农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应用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大垄垄上密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加紧开展大豆播种工作。
22
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在大地上的调色盘。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在大地上的调色盘。
22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