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3分钟飞拢!成都无人机警察正式“上岗”

2025-04-04 09:08来源: 封面科技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

  “前方有交通事故,请注意减速避让……”“已记录川Axx车辆交通违法行为……”4月3日,清明小长假到来前,两台无人机来回穿行,一台负责疏导交通,一台负责抓拍交通违法行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这不是科幻片里的画面,而是发生在成都绕城高速上的真实场景。

  当天,记者打探了解到,被不少司机在绕城高速上遇上的无人机,是成都交警装备的一款新型无人机,如果道路遇到突发事故,接收到指令后,该无人机最快3分钟就能自动飞往事发地进行处置。此外,这批无人机警察还将在清明小长假期间正式上岗,开展违法抓拍、巡逻管控等。

  解决痛点难点

  投入无人机执法

  4月3日上午10点过,记者来到四川川西高速公路绕东管理处,大屏幕正显示着无人机作业的实时画面。

  “画面中是绕城高速锦城湖立交路段,这个时间段车流量较大,车辆正在排行。”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六分局绕城大队大队长胡嘉志介绍,当前的画面是两架无人机协同作业传送回来的,其中一台无人机悬停在空中10米处,用广播进行安全提示,这时候现场如果发生事故,它就会立即进行处置、诱导现场人员撤离等工作。而另一台无人机则在远处备勤,进行监控、违法抓拍等工作。

最快3分钟飞拢!成都无人机警察正式“上岗”

  △无人机(图源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

  这些警用无人机将应用在哪里?胡嘉志说,目前无人机部署在成都绕城高速上,并在清明节正式投入使用。

  绕城高速为啥率先投入无人机警察?他解释,作为西南地区高速公路网核心交通动脉,成都绕城高速日均通行量达70万辆次,节假日峰值突破百万辆次,长期存在“轻微事故致拥堵、违法变道酿风险”等治理难点。成都引入无人机,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痛点难点,同时也是为了构建起现代化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新模式。

  提速5倍不止!

  最快3分钟“飞拢”现场处置

  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这批无人机已部署在成都绕城高速附近数个固定“机场”,采用全自动模式,如果遇到情况,指挥室就会给它们发送指令和坐标,它们就会自动飞往坐标地点,按照指令自动进行处置工作,实现全天候巡逻管控。

最快3分钟飞拢!成都无人机警察正式“上岗”

  △无人机(图源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

  胡嘉志说,成都绕城高速有85公里,如果遇到事故,传统出警到达现场至少需要15分钟,而无人机最快3分钟就能到达,大大提高了出警速度。

  “除了速度快,功能也很多。”他说,在常态化执法中,警用无人机可进行违法抓拍,相当于一个移动“电子眼”,处罚结果会在之后通知到车主。同时,如果发现违法变道、占用应急车道等行为时,还能进行远程语音警示和普法教育。

  除了抓拍处置外,针对轻微剐蹭事故,无人机也能通过智能语音系统引导涉事车辆快速撤离至安全区域,实现“快处快撤”的交通疏导机制。当遭遇多车追尾等复杂事故时,先导无人机精准定位事故核心区,实时播报安全警示信息。辅助无人机同步开展应急车道疏导,构建临时交通导流区,而取证无人机则进行多角度影像取证并实时回传。

最快3分钟飞拢!成都无人机警察正式“上岗”

  △无人机(图源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

  全天候值守

  可实现24小时巡护工作

  众所周知,在暴雨、浓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都对交通疏导和值守带来巨大压力。而此次启用的无人机编组巡航,将利用热成像感知技术对绕城高速进行全方位扫描监测,实时将道路积水、事故点等关键信息传回智能交通指挥中心。

  同时,可以通过一体化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交警部门与高速公路管理单位之间的多维信息交互,为动态勤务部署和应急决策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持。

最快3分钟飞拢!成都无人机警察正式“上岗”

  △无人机在夜间作业(图源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

  据民警介绍,针对夜间行车安全隐患,升级版的警用无人机配备了高精度热成像双光云台,能够在低光照环境下快速定位故障车辆及异常目标,搭载的强光探照与智能警示灯组,实现事故区域360度无死角照明,并通过地面投影技术动态投射警示标识,有效提高了夜间应急救援的效率和行车安全水平,“此次在清明假期正式投运后,也将根据实战效果和后续反馈等,进行综合考虑是否在其它道路上进行投用。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题:两地质公园“申世”成功彰显中国地质遗迹保护利用成果 与此同时,当地将积极打造“地质+生态”“地质+研学”“地质+文化”等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公众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2
新华社发(赵揭宇 摄)  探险队员在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洞穴内科考。新华社发(赵揭宇 摄)  探险队员在洞内发现的“石葡萄”上长“石花”景观。新华社发(赵揭宇 摄)  探险队员发现洞内的“云朵石”景观。
12
这是竣工待交付的最后一套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超导磁体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无人机照片,4月11日摄)。这是竣工待交付的最后一套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超导磁体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无人机照片,4月11日摄)。
12
4月11日0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七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七号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
11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摄影技术的提升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全民摄影热情持续高涨。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摄影技术的提升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全民摄影热情持续高涨。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摄影技术的提升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全民摄影热情持续高涨。
11
当日,以“花期乡遇·游购平谷”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在北京市平谷区开幕。当日,以“花期乡遇·游购平谷”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在北京市平谷区开幕。
11
当日,赴缅甸开展地震救援的中国救援队、由中国军队参与组派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和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完成国际救援任务,乘坐4架中国空军运-20飞机从内比都抵达北京。当日,赴缅甸开展地震救援的中国救援队、由中国军队参与组派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和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完成国际救援任务,乘坐4架中国空军运-20飞机从内比都抵达北京。
10
春日里,各地春耕春管工作有序进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农忙景象。春日里,各地春耕春管工作有序进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农忙景象。春日里,各地春耕春管工作有序进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农忙景象。
10
近年来,有“雪域江南”美称的西藏林芝,在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中,通过“赏花+民宿”“赏花+文创”等复合经营模式,走出一条把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特色发展之路。据林芝市文旅局介绍,2025年4月4日至4月6日期间,林芝市累计接待游客20.86万人次,同比增长20.58%;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37.62%。
10
4月9日上午,赴缅甸开展地震救援的中国救援队、由中国军队参与组派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和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完成国际救援任务,乘坐4架中国空军运-20飞机从内比都启程回国。
0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