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2025-04-01 17:26来源: 央视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央视网消息: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古代的艺术珍品,它的器形、纹饰、工艺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青铜文物会因不同的保存状态产生残缺、变形、腐蚀等各种病害,因此,对青铜器的保护和修复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在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文物修复团队的工作人员正在给这件汉代青铜方壶进行拼接处理。这件出土于南京地区的汉代青铜方壶,因受到地层的强烈挤压造成严重的断裂与缺失,碎片数量多达50余片。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张珮琛介绍,这个修复的最大的难点就是拼接,因为南方的水分比较多,对这器物造成的腐蚀情况比较严重,它几乎达到了通体矿化的程度,它就像脆饼干一样,轻轻一掰就断了。患了病害的文物就很像“病人”,文物修复师就像“医生”,“医生”会为它量身定做修复方案。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目前,这件文物已经拼接了完成了80%,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补缺的工作。作为国内首批组建文物修复和复制团队的文博机构,上海博物馆于1958年设立文物修复工场。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2021年,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涵盖了清洗、除锈、矫形、拼接、刻纹等十余道复杂而精细的工艺环节。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配补是技艺中复原残缺部位的关键工序。这件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商代中期兽面纹壶,纹饰精美、造型独特。修复前器身残缺近三分之二,可谓是青铜病害当中的一大“疑难杂症”。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张珮琛介绍,他们采用现代数据模拟结合传统的修复方法,按照3D模拟数据,对实物缺损部分进行操作。在这个制作过程中,它有4个材质的转换,有泥塑转成石膏转成蜡,在最后转成青铜,然后再和原件进行匹配。其实,这也是对修复师技能的一个综合性的考评。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青铜器修复的难点在于需要修复师有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同时,也要在修复过程中保护好文物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科技不断发展,更多的新技术也融合到修复工作中,让许多“沉睡”在文物库房里的文物残片获得新生。这件商代兽面纹斝,因缺乏修复依据被长期搁置,借助三维扫描、金属三维打印等技术,给文物的拼接和修复提供了更多元的手段。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这件夏代镶嵌兽面纹牌饰,修复上面的绿松石时,补多少块、如何排列,以往都要依靠修复师的经验。此次修复,团队利用人工智能计算出绿松石分布规律,参考AI给出的回填方案完成了修复工作。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60多年来,上海博物馆的青铜修复团队已修复与复制了上万件青铜文物,相关的技艺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中接续传承。2024年,全面建成开放的上海博物馆东馆,专门设立了文物保护修复体验馆,通过开放式文物修复展示和主题陈列的方式,为公众揭开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神秘面纱。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文化中国行 | 科技赋能“唤醒”沉睡文物残片 重现多维价值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黄河表示,文物它是赓续文明血脉,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通过文物修复,可以更好延续文物的生命,揭示出或者重现出文物的历史、科学、艺术等价值。

[责任编辑:李丁丁]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27日,“七一勋章”获得者、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日常使用的小喇叭等5件(套)实物被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上午9时许,学生们的早操散去,华坪女高的校园里,张桂梅拿着小喇叭的身影在学生的队伍末尾缓慢地往回走。
28
2025WWS世界女子斯诺克锦标赛27日在广东东莞落幕,在决赛中,中国选手白雨露在2:4落后的逆境下,连胜四局,以6:4逆转世界排名第一的泰国名将明克·努查鲁特,成功卫冕。
28
5月27日,在国际邮轮“爱达·地中海”号上,工作人员为游客演出。当晚,随着国际邮轮“爱达·地中海”号缓缓驶离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泊位,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时隔五年再次迎来国际邮轮始发航次。
28
5月2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铜陵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完成T梁预制施工,项目建设正式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27
时下,华北平原麦浪滚滚,一派丰收在即的景象。在河北省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往来田间,看小麦长势,进行各种试验,为小麦丰产保驾护航。
27
近年来,浙江安吉全力打造多元化夜间经济形态,通过创新业态、优化布局、完善配套等举措,激发消费活力。
27
夏初时节,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举办“兴生态·宏文旅·泰美好”第六届文化旅游活动。热闹欢快的歌舞表演、激情四溢的民俗运动,吸引当地牧民和游客参与其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6
5月25日下午,重庆菜园坝火车站(重庆站)标志性建筑华铁宾馆爆破拆除。重庆站于1952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本次爆破标志着该站进入全面改造阶段。
26
5月25日,收割机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北幢村的一处麦田里收割小麦。
26
端午节将至,各地举行包粽子、做香囊、龙舟竞渡等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人们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喜迎端午佳节。
25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