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管流爵
时间:夏代晚期
信息:1959年从上海冶炼厂废铜堆中拣选而出
收藏:上海博物馆
这只青铜爵不一般
这件夏代晚期的青铜管流爵
高20.6厘米,腹深11.5厘米
与一般青铜爵不同
它的器身一侧有斜置的管流
流上还有两个曲尺形装饰物
造型别具一格
容器的上半部分保存尚好
有管流、尾和鋬(pàn)
鋬下有一圈较宽的假腹
其上铸有多个空心圆孔
形成镂空的装饰效果
在纹饰上
青铜管流爵腹上饰有弦纹和乳钉纹
而这时期的乳钉纹很特殊,为实心
区别于后期与此相似的空心连珠纹
爵和角都是用于饮酒的容器
但爵有流,角则无流
(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官网)
所以说这件青铜管流爵
似角而带有管状流
属于特殊形式的爵,非常少见
“爵”名字的由来
这件中国先秦时代
代表性酒器“爵”的名字是何由来?
根据礼书文献记载
“爵者,雀也”
因其形状像小鸟
北宋金石学家据此定名
此说法沿用至今
“爵”与“爵位”到底有何关系?
“爵”不仅是酒器之名
更演化为权力的象征
其关联从何而来?
中国早期礼仪起源于饮酒礼
爵作为一种酒器
在饮酒礼仪中占据重要地位
其中,爵、觚(gū)、觯(zhì)
角、斝( jiǎ)这五种酒器
尺寸不同,地位尊卑也各异
“礼以小为贵”
爵虽尺寸最小,也最为尊贵
在饮酒礼中
通常由王或王后用爵献酒
执爵者地位崇高
久而久之
爵逐渐成为了爵位的象征
管流爵来自夏代晚期,有何依据?
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
重要贵族墓葬中
发现了很多青铜爵
它们普遍器型瘦高
流狭长、尾部短
管流爵与它们造型相似
因此被认定为
二里头时期(夏代晚期)的器物
二里头青铜爵的“里程碑”意义
二里头青铜爵在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
具有里程碑意义
首先,它在铸造技术上
运用了“合范法”
通过陶土做模
分出内外范拼合形成空腔
再浇注铜水成型
这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技术
其次,它作为礼器盛装酒水祭祀祖先
也体现了中国青铜器的典型特征
所以
二里头青铜爵
开启了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
铸造技术、礼器功能
两个重要特征的先河
总监制/麻静 马勇
监制/杨奉涛 王威 刘娟
制片人/吴海霞
编导/丘文洁
海报/郝汀萱
推文撰稿/马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