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驾驶员直呼太吓人!每次开到这里就头晕目眩、急刹连连!相关部门回应

2025-03-25 20:24来源: 新民晚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不少市民向“新民帮侬忙”反映

  沪上多条隧道“强光刺眼”

  驾车时在“头晕目眩”中

  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连日来

  新民晚报记者实地体验

  探寻其中究竟

  北横通道强光交织

  谈及自己的感受,市民黄先生满是无奈:“北横通道简直就是条“眩晕长廊”,每次开车通过都是头昏眼花的。”

  北横通道全线通车已有半年多,全长19.1公里。据黄先生讲述,通道顶部密集的LED光源散发着白色冷光用于照明,而监控摄像头几乎每隔200米就有一组,频繁闪烁,与照明灯一起形成一道极为强烈的光带,驾车通行时,眼睛饱受干扰。

  记者驾车从北横通道西段驶入。通道设计时速60公里,限高3米,顶部灯光距离驾驶员视线目测仅约2米,浅灰色墙面与白色顶棚共同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光筒”。车速加快后,两侧墙面迅速后移,顶部的LED灯组接连在眼前形成“频闪”,再加上监控探头补光灯的连续闪烁,形成强烈眩光。仅仅行驶3分钟左右,记者的双眼就已酸胀难忍。在减速行驶试图缓解不适时,记者发现周围其他车辆也在纷纷主动减速,此时车速仅约40公里/小时。

上海驾驶员直呼太吓人!每次开到这里就头晕目眩、急刹连连!相关部门回应

上海驾驶员直呼太吓人!每次开到这里就头晕目眩、急刹连连!相关部门回应

  北横通道。图片为行车记录仪拍摄

  在之后的电话采访中,网约车司机王师傅告诉记者,隧道里的LED灯光直直射过来,很刺激眼睛。许多新手司机在视线突然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往往会猛踩刹车迅疾减速,导致后方车辆连连急刹,场面是险象环生。

  外滩隧道蓝墙反光

  外滩隧道的驾驶体验,让不少司机直呼“心惊胆战”“太吓人”。晚上7时左右,记者驾车进入隧道,发现深蓝色的高光墙面在车流高峰期成了“反光重灾区”。刹车灯的红光与墙壁漆面的高光相互映照,形成一片片跳跃的“霓虹斑块”。

  市民陈女士感慨,交通高峰时段,反光特别强烈,自己只能眯着眼慢慢开。“有的司机还把车开得飞快,突然变道时常常把我吓得不轻。”

  而另一位市民李女士也指出,墙面颜色原本是为了美观,但漆面造成的反光太严重。车多的时候,前车刹车的红光与墙面的蓝光连续叠加,视觉上既刺眼又杂乱,很容易分散注意力。

上海驾驶员直呼太吓人!每次开到这里就头晕目眩、急刹连连!相关部门回应

上海驾驶员直呼太吓人!每次开到这里就头晕目眩、急刹连连!相关部门回应

  外滩隧道。图片为行车记录仪拍摄

  而记者在实际体验中发觉,尤其在车辆变道时,为避免受到前车尾灯、墙面反光等光线的干扰,不得不频繁调整视线焦距,在“极度用眼”中视线常会“瞬时模糊”,一不留神间很容易造成险情。

  多条隧道体验舒适

  与前面提到的隧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建路隧道和复兴东路隧道的照明设计让不少市民“点赞”。

  出租车司机陈师傅说:“在新建路隧道里开车特别舒服。”

  市民赵先生则评价:“复兴东路隧道灯光和墙面颜色的搭配很科学,就算长时间驾驶也不容易视觉疲劳。”

  记者分别驾车通行后,也有同样的感受——

  ■ 新建路隧道内,米白色哑光墙面映着暖黄色灯光,再加上弧形穹顶设计,驾驶起来感觉格外宽敞通顺;

  ■ 而在复兴东路隧道内,顶部灯光间隔合理,墙面采用浅灰色哑光涂装,眼前既没有刺眼的眩光,也不受墙壁反光的影响,驾车者视野十分清晰。

上海驾驶员直呼太吓人!每次开到这里就头晕目眩、急刹连连!相关部门回应

  新建路隧道。图片为行车记录仪拍摄

上海驾驶员直呼太吓人!每次开到这里就头晕目眩、急刹连连!相关部门回应

  复兴东路隧道。图片为行车记录仪拍摄

  记者发觉:一方面,这两条隧道高度适宜,照明灯光不会对驾驶员视线造成压迫感,驾车时没有了光源的连续闪动感,眼睛明显轻松许多;另一方面,隧道照明系统采用的光源更柔和,墙体也采用了哑光涂层,视觉干扰较少,驾车者注意力更容易集中。

  视觉干扰如何改善

  为何同样是隧道,驾驶体验却相差甚远呢?相关隧道设计专家分析,隧道设计必须兼顾功能性和驾车者的心理感受。

  光源的闪烁会对人的视觉系统产生刺激,使人感觉不适。北横通道顶棚高度较低,高亮度冷白光远超人体眼睛的舒适范围,不仅加重视觉疲劳,还让人产生压迫感;而且两灯之间有一定间距,车辆行驶时,驾驶员视觉不断受到明暗变化的刺激,“频闪效应”因光源距离和亮度被放大,眼疲劳更容易加重。外滩隧道的深色墙面反光系数高,与车灯共同造成了“光污染”。而新建路隧道的浅色哑光墙面能够有效漫反射光线,视觉感受更加舒适。

  为此,市民们建议,对于已建成的隧道能否通过局部改造光源来提升驾驶体验——

  ■ 北横通道可以降低顶部灯组亮度,减少冷白光的使用,加大顶部灯组间距,避免光带过于密集产生压迫感,还可根据车流量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减少能源消耗和光污染;

  ■ 外滩隧道则可以推广使用低反光涂料,或者试点覆盖反光贴膜,增设纵向视觉引导线等。

  市交通委回应称,相关部门和专家已听取市民建议,并予以认可。后续将开展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对相关隧道的灯光及反光设施进行“微整形”,试点效果也将接受市民检验。

  隧道的设计不仅关系到通行效率,更直接影响市民出行的安全感。从刺眼眩光到柔和舒适,从“心理压迫”到“视觉放松”,这些细节之处恰恰体现了城市管理的温度。期待申城隧道在优化升级后,每一段行程都能成为“安心之路”。对此,记者将继续关注。

  策划 | 钱俊毅(新民晚报·帮侬忙工作室)

  文字 | 陆常青

  

[责任编辑:王焕君]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5月14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5月14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15
由贵州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贵阳至平塘高速公路正抢抓工期火热施工,项目工程整体进度已完成85%,施工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15
这是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5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初夏时节,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初夏时节,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15
5月13日,由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建设、中铁七局承建的西康高铁秦岭九天山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5月13日,由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建设、中铁七局承建的西康高铁秦岭九天山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
14
5月13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居民在镇雄纺织服装产业园制作防晒服。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地处乌蒙山腹地,近年来,当地将“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通过搭建“园区+工坊”平台、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畅通就业渠道等方式,多措并举促进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14
5月12日,完成改扩建工程的西安碑林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5月12日,完成改扩建工程的西安碑林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5月12日,完成改扩建工程的西安碑林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
14
在213国道汶川映秀段,由刘先友、刘明父子守护17载的民间植物园——汶川植物园蓬勃成荫,如同苔花绽放在岷江的高山峡谷间。在213国道汶川映秀段,由刘先友、刘明父子守护17载的民间植物园——汶川植物园蓬勃成荫,如同苔花绽放在岷江的高山峡谷间。
13
4月2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黄岗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林业人员在寻找蒙古郁金香。5月1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黄岗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一只昆虫落在蒙古郁金香上。
13
当日,中铁建大桥局承建的深江铁路关键性工程跨磨刀门水道主桥东主塔封顶。该桥横跨中山和江门两市交界的西江磨刀门水道,为140米高墩大跨斜拉桥。
1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