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
穿越秦岭禁地“鳌太线”
失联多日的18岁小伙孙亮
被当地的公益救援队找到
目前没有生命危险
据媒体报道,在被找到之前,小孙有几天没有吃东西了,渴了就喝小溪里的水,甚至饿得把牙膏都吃了。因为牙膏有甜味,把牙膏当糖来吃。
由于寒冷和饥饿,小孙甚至出现了幻听、幻觉,仿佛身边有人一直在鼓励自己,“再坚持一下,一定会走出去的”,感觉旁边一直有人在走来走去。
目前,小孙正在武汉的医院接受治疗,医生建议他住院十天。
小孙提醒道,那些想挑战“鳌太线”的人,一定不要去了,因为生命才是最可贵的。“我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们,登山前我想挑战自己,证明自己,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了一些技能就妄想挑战大自然。或许我就是因为运气好而已,我们征服不了任何一座山,只是山放过了我们而已。”
救援人员提醒,好多人没有危险意识,在社交平台刷到各种相关帖子后,就觉得自己可以去挑战大自然,其实这种行为非常危险。
“鳌太线”系未开发区域
擅自上山危险性极高
驴友口中的“鳌太线”,是纵贯秦岭两个主峰鳌山与太白山拔仙台之间的一条主脉线路。
此前,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曾多次发布关于禁止“非法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和太白山”的通告。通告称,禁止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擅自进入秦岭海拔2000米以上、秦岭山系主梁两侧各1000米以内、主要支脉两侧各500米以内的核心保护区和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进行非法穿越活动。对违反通告规定的单位、组织或个人,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处罚。
家属付费8万多元救援人员:首次收费救援,为震慑企图单人穿越者!
参与救援的救援队称:“此次救援家属支付了8万多元的费用,收费不是目的,只是为了震慑那些企图单人穿越者。单人出行可能会被动物袭击,“鳌太线”上有熊、羚牛、野猪等,我们还有队员因为此次行动而受伤的。”
此次救援,是该救援队发起的首次付费救援。
“秦岭牛马队”在救援途中
春季来临 天气回暖
不少人开始计划
徒步、登山等户外活动
户外出游探险面临
地形复杂、天气多变等
很多未知风险和安全隐患
都有哪些重点注意事项
一起来看!
户外登山前
需了解目的地天气、地形等情况
请勿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登山
不要擅自组织进入未开发地带
这份安全登山指南请收下
山区警惕失温
失温有哪些症状?
1.轻度失温:患者体温下降到33℃-35℃,同时会出现剧烈寒战、四肢冰凉、脸色苍白、严重疲劳、语言不清、肌肉不受意识控制、呆滞、记忆力减退、情绪改变或失去理智、脉搏减缓、出现幻觉等症状。
2.重度失温:患者体温降到32℃以下,并且失去意识,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具体表现为肌肉不再痉挛、脉搏和呼吸速度放慢、体表血液循环大幅度下降、丧失意识等。
如何应对失温?
1.轻度失温:当感到寒冷、开始颤抖时,应立即停止运动,保持体力,并到避风处躲避来减轻风寒效应。
如果衣物潮湿,要立刻脱下,换上干燥衣物,用热水袋、发热贴等物品给脖子、腋窝、腹股沟、脚底等部位进行加温。
缓慢回温后,可以补充一些流质、常温的高热量食物,如浓糖水、巧克力等,让失温者获得产热需要的能量。
2.重度失温:千万不能烤火、喝热水,否则复温过快会引起低血压和休克,要用干爽保暖的衣物、睡袋之类裹住身体,立即送医抢救。
如何预防失温?
1.注意内衣的选择: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切忌棉质内衣。
2.注意衣物的增减:随身携带保暖衣物,适时添加衣物避免着凉和失温。
3.注意保暖防护:携带保暖的帽子、手套、围脖、防风衣、厚袜子、防风面罩等。
4.及时补充体能:不能透支体能,防止脱水,避免过度出汗和疲劳,备好食物和热饮。
户外旅行有哪些风险需要警惕
安全攻略请收好
↓↓↓
转自:应急管理部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