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金价的上涨
“攒金珠”在女性消费圈里流行起来
不过要当心踩坑!
一些商家嗅到商机后,用低价特惠金珠,吸引消费者。殊不知,这些原价199元、特惠价36元的廉价金珠,背后潜藏着消费陷阱。
市民反映:
买的小金珠一碰就瘪了
金价上涨,攒金珠风靡一时,相关话题词在社交平台上浏览量破亿。不少上海市民也跟风加入到了“攒金珠”的行列里。
但是,近日有市民向新闻晨报·申度新闻爆料,他们在攒金珠过程中,“吃药”了。“随便一碰就瘪,戴到第二天就不成样子了,感觉就是个金片片,超级薄。”
记者了解到,市民所反映的这款金珠,是城隍庙金福银楼在平台推出的一款团购产品。商品销售页面显示,这款名为“足金小金珠”的商品,原价为每颗198元,日常团购价为98元,如今的“直降优惠价”为每颗36元。多颗金珠搭配着红绳编制在一起,效果很好看。
记者体验:
稍有不慎就会留下凹陷
这些小金珠实物到底是怎样的?为了一探究竟,2月17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购入了两颗小金珠。
由于购买时商家特意标注了需到店自提,非邮寄的字样,于是记者在当天晚上前往城隍庙金福银楼(虹口二店)(下简称“金福银楼”)取货。
记者发现,在金福银楼,线上团购金饰并没有进入店内的金饰展示台。在得知记者购买的是第三方平台的团购金珠后,金福银楼店员从柜台下的保险箱内拿出一大包由透明塑料袋装着的各式各样线上团购的饰品。工作人员从其中的一小袋金珠里,取出了两颗交由记者。
记者注意到,小金珠宽度约4mm,差不多有一颗绿豆大小。拿在手上时,金珠的手感十分的轻盈,稍有不慎,就会在原先光滑的金珠表面留下凹陷。
记者实探:
单颗小金珠不到0.04克重
为了了解金珠的品质,记者找到了一家二手黄金交易店,请商家帮忙进行了检测。
在对金珠进行初步询问后,二手金店老板认为,是大品牌应该是真货,且预测金珠的重量约为0.1克。
随后,老板取出了工具,对金珠进行更加细致的称重检验。在反复称重了几次后,老板发现了不对劲。他告知记者,金珠的重量低于0.1克,秤已经显示不出来,需要重新调整设备。
在将称量设备的精确度调至最大(小数点后两位)后,经两次测试,金珠的重量分别为0.03克和0.04克。也就是说,小金珠实际克重,应在0.03克至0.04克之间,实际价格在每克900元至每克1200元之间。
金店老板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品牌金店的饰品金价鲜少超过900元,比小金珠还便宜了不少。更何况,一碰就瘪的小金珠,本身的佩戴价值并不大。
“这里面都是空心的。”老板将小金珠剪开,向记者展示了金珠的内部构造。
煅烧结果显示,金珠是真金。煅烧后,金珠被缩到了小米粒大小,体积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
商家解释:
金珠计价论“件”不论“克”
很明显,即使按照“直降优惠价”每颗36元计算,小金珠的实际价格也高于金饰制品的市场价,完全算不上优惠。更不要说,如果按照小金珠标注的原价198元计算,小金珠每克的价格,达到了惊人的4950元至6600元。
小金珠的高昂定价从何而来?为此,记者致电了金福银楼。金福银楼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金珠的定价之所以如此高昂,是因为“越小件的东西越难做”。小金珠的售价中,包含了工艺的费用和售后的费用。
“(小金珠)是按照‘件’的价格卖的。要想买便宜、看上去大的,就是按件买的。”金福银楼工作人员说。
那么,为何商家不直接将克重、计价方式标注在商品说明中呢?对此问题,金福银楼员工未做回答。
记者发现,在一些电商平台,像城隍庙金福银楼这样,以几十元至百元价格,销售低价金饰品的商家,最近涌现了不少。
和金福银楼相似,商家们在以低价销售特惠金制品时,会有有意无意的忽视介绍金珠的实际克重和每克价格。因此,在购入此类金珠后,常会出现消费者惊呼“上当”的情况。
“第二天就瘪了,希望商家不要为了引流量,不顾质量。”在另一家金店购买小金珠后,一位消费者留言到。记者看到,这家金店的小金珠标价为每颗118元。
新闻晨报·申度新闻在此提醒消费者,黄金具有延展性强、可塑性强等特点。手工艺人用极少量的黄金也可打造精致的金饰品。此类金饰品,虽然视觉效果不错,却存在过于薄软、易变形破损等风险,又被戏称为“纸片黄金”。
消费者们在购买黄金制品时,还需问清计价方式,避免“薅”金珠不成反被“薅”。
新闻晨报·申度新闻 张益维 贺佳君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