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晨阳】美国“杜鲁门”号核动力航母12日在埃及港口附近与一艘散装货轮罕见相撞,目前正赶往就近的港口维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15日称,美国海军发布的最新照片显示,这艘美国航母外部可见明显的损伤,但具体情况还不清楚,“幸运的是核动力装置没有受到影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该航母是当前美国海军在红海航道的关键护航力量,如果因为这次意外事故而被迫维修,很可能会影响美国海军的全球部署计划。
美航母损伤到底有多大?
美国《星条旗报》介绍称,根据美国海军第六舰队的通报,12日深夜在埃及塞得港附近的地中海水域,“杜鲁门”号与一艘名为“贝西克塔斯-M”号的货轮相撞。当时美国航母正在排队等待通过苏伊士运河,而排水量达5.3万吨的散装货轮则是刚通过苏伊士运河后准备驶向罗马尼亚。
美国海军“杜鲁门”号航母在碰撞事故中多处受损。
美国海军在事故发生后快速通报称,航母水线以上部位出现破损,但核动力装置安全,没有进水,舰上没有人员伤亡,搭载的战斗机也未受到损伤。“福克斯”网站15日称,美国海军陆续发布的照片显示,该航母右舷升降机后部的舷台有明显撞击痕迹,右舷靠近船尾的地方有一道撕裂,沿着船舷的一根管道似乎也受到了严重损坏。美国海军学会网站称,这些只是航母受损情况的一部分,但“其他部分的受损情况相对更轻一些”。
美国海军没有详细说明具体的受损情况。美国海军学会网站透露,目前“杜鲁门”号航母位于地中海东部,并计划进入港口,以便检查团队评估该舰所需的维修。尚不清楚维修需要多长时间,但五角大楼官员表示,这次维修的目标是让“杜鲁门”号尽快恢复部署。
至于具体的碰撞事故原因,目前还处于调查之中。美国“动力”网站分析称,社交媒体流传的照片显示,“贝西克塔斯-M”号货轮的船头受损,包括系泊缆绳卷轴被切断,前右舷舱口围板受损。“通常而言,美国航母应该处于护航舰艇的严密保护中,但出事时的情况比较特殊——当时航母正在准备通过苏伊士运河,按照要求必须以单列纵队排队。”《星条旗报》引用美国航运专家萨尔·梅尔科利亚诺的分析称,事发地点位于苏伊士运河北部出口的繁忙锚地,到处都是油轮和货船。美国海军第六舰队发言人蒂莫西·戈尔曼中校拒绝透露美国航母是否开启了用于避免海上碰撞的定位装置,并称“现在对碰撞情况发表评论还为时过早”。
红海或出现短暂“航母空窗期”
“福克斯”网站提到,事发前“杜鲁门”号航母以及护航的“杰森·邓纳姆”号驱逐舰结束了在地中海的短暂休整后,正计划重返红海继续执行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护航行动。
美国海军此前宣称,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开始后,美国海军在红海与也门胡塞武装爆发了“二战以后最高烈度海空作战”,迫使五角大楼从全球抽调多艘美国航母轮流参战。去年12月,美国中央司令部发布的声明称,“为了确保安全和稳定”,“杜鲁门”号航母打击群已经部署到中央司令部的责任区,包括“杜鲁门”号航母、“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葛底斯堡”号、“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斯托特”号和“杰森·邓纳姆”号。在部署期间,胡塞武装宣称多次向该航母发动攻击,仓促之间“葛底斯堡”号巡洋舰还误将从“杜鲁门”号上起飞的一架“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击落。美国海军承认,“杜鲁门”号航母打击群是“在二战以来美国海军最紧张的持续战斗活动时期开展行动”。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目前还不清楚“杜鲁门”号航母的受损情况,如果损伤不大的话,可能会在港口短暂维修就再度出海继续作战部署,等待完成此轮部署后再回到母港大修。但如果评估认为升降机等关键部位存在损伤、影响到航母的整体作战能力的话,考虑到该航母目前仍处于与胡塞武装的持续作战状态,它就很可能中断部署,率先返回基地修复。专家表示,无论它是在就近港口短暂维修还是返回基地大修,美国航母的全球部署计划都会产生连锁反应。近年来美国航母状态普遍不佳,再加上全球部署带来的超强度使用,导致实际可用的航母数量捉襟见肘,甚至在五角大楼最重视的西太平洋方向也多次出现“航母空窗期”。
根据美国海军学会网站的数据,目前美国现役11艘航母中,仅有4艘处于可部署状态:位于日本的“华盛顿”号、位于南海的“卡尔·文森”号、位于中东地区的“杜鲁门”号以及美国本土的“尼米兹”号。按照美国海军原先的计划,“杜鲁门”号应该在中东地区继续部署至少4个月,在此期间老迈的“尼米兹”号将在完成一系列训练任务和海外联合演习后,再前往中东接替“杜鲁门”号。而如今“杜鲁门”号意外受损,意味着红海海域将出现短暂的美国航母“空窗期”,倘若需要“尼米兹”号提前赶来中东,美国海军的全球部署计划也将被打乱。
其中升降机后部舷台受损处特写。
应有值班人员持续监视
《星条旗报》承认,航母撞船事故相当罕见,上一次美国海军发生类似情况还得追溯到2004年7月,当时正在波斯湾部署的“肯尼迪”号航母在夜间与一艘帆船相撞。美国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对于“杜鲁门”号航母与货轮的碰撞事故批评不断,“允许民用船只如此靠近美国航母,本身就已经非常危险”。
专家表示,从两船碰撞受损部位判断,更可能是货轮撞上了美国航母。但美国航母配备有完整的对海监视雷达,特别是在过往船只频繁的海域,应该有多名值班人员持续监视。因此当货轮靠近到一定范围时,美国航母就应发出警报并有机会采取应对措施。但近年来美国海军舰艇多次出现的撞船事故显示,美国海军舰员的相关训练严重不足,甚至出现失职现象。例如2017年6月,美国海军“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与菲律宾集装箱货轮相撞,造成7名美国水兵丧生;同年8月21日,另一艘“麦凯恩”号驱逐舰在新加坡附近海域与一艘商船相撞,造成10名水兵死亡,5人受伤。事后调查显示,这两起严重事故都是舰员没有严格遵守规定的导航操作方法所致。因为同样的原因,美国“康涅狄格”号核潜艇2021年在南海发生“海底撞山”,该艇多名指挥官被解职。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