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成都铁路运输第一法院成都互联网法庭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由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消委会”)提起的网络“刷单炒信”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这是四川首例网络“刷单炒信”公益诉讼案。庭审现场邀请了四川省人大代表、律协代表、网络消费平台代表、媒体记者参与旁听。
“刷单炒信”即根据商家需求,组织“刷手”在互联网平台发布非真实主观评价、虚构商品或服务交易量对店铺信誉度和关注度进行炒作,其行为造成网络交易活动信用评价生态失衡,对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产生负面影响,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4年4月,大众点评向省消委会提供线索函,称成都天呈快快信息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天呈快快公司”)存在组织人员向商家提供非正常消费和刷好评的服务。早在2022年4月,该公司就因“刷单炒信”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被属地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作出罚款5万的处罚。省消委员会向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调取对该公司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询问笔录、案件调查报告等相关材料,并向成都铁路运输第一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法庭调查显示,2021年5月,天呈快快公司与成都“NEAR SKIN韩国皮肤管理中心”进行沟通,表示可以通过组织达人发布笔记以及素人点评等帮助其店铺进行宣传运营,双方签订《合作协议》,约定在收取5000元服务费的前提下,为皮肤管理中心提供达人探店10条、大众点评30条、美团10条。其中,大众店点评、美团等消费评价类平台上的推广具体指由天呈快快公司组织人员购买皮肤管理中心消费券、审核消费评价,并在好评发布后将消费金额全数退还相应参与人员。合作期间,天呈快快公司招募大众点评平台用户发布皮肤管理中心店铺好评40条。此外,天呈快快公司又以同样的模式,为某火锅店完成大众点评平台推广50条,收取服务费1700元。
庭审中,原被告双方围绕是否侵害消费者知情权以及“达人探店”是否属于真实消费体验等展开辩论。
原告省消委会认为,被告“刷单炒信”行为借助了美团、大众点评等网络平台,使其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结果扩散速度快、范围广,对消费者权益及市场秩序造成系统性危害。被告利用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特性,在占有率高达79%的美团、大众点评发布虚假宣传信息,其“刷单炒信”的受众主体辐射到了广大不特定的网友,这部分群体中大部分为潜在的受害者。
原告指出,被告自2018年成立以来长期从事欺诈性“推广业务”,主动与不同的商家联系承揽上述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侵权行为具有持续性、规模化特征,社会危害性显著。同时,刷单炒信行为也会助长商事主体的不诚信行为,利用虚假宣传信息欺骗消费者,形成社会不良风气。
2022年3月2日,最高法明确指出:“互联网平台应呈现出全面、真实、客观的服务,不能出现运营团队‘刷单炒信’的‘黑灰产’。” 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因此,请求判令被告在媒体上公开道歉,并参加四次公益活动,若被告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时,由原告代为组织履行,每次代履行活动费用为5000元。
被告辨称,这些评价都是“达人”体验后的真实评价,并不存在未体验即评价的情况,即不存在虚构评价的行为,也就不存在以虚假信息侵犯其他消费者权益的问题。
其次,“达人”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店铺装修、服务过程、店铺地理位置等方面,这些内容并无任何诱导性语言,都是达人体验后的主观感受。虽然“达人是被安排,但探店行为真实发生,其发表的主观感受并未侵犯其他消费者的权利”。虽然该行为已被主管部门认定为不正当竞争,但不能依此就直接认定该行为损害了其他消费者的权利,因此被告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经审理,法庭认定被告以“招募-消费-评价-返款”运营模式,有偿组织大量达人或素人在大众点评等网络消费评价类平台虚构消费数据、编造店铺评价的行为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遂判决其以公开赔礼道歉、参加消费领域公益活动的方式承担相应责任。判决后,天呈快快公司表示理解、尊重并服从法院判决,不会上诉,会按照法院判决履行义务。
法官提醒,数字时代互联网创造了更为便捷高效获取信息数据的平台,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带来极大便利,电商平台卖家的商品销量、用户评价等信息已然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参考,网络消费市场的数据真实性不仅与消费者权益密切相关,同时也对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该案对“刷单炒信”予以纠治,有助于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和激发消费潜能,营造安全放心优质的数字消费环境。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傲多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