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医生太厉害了!
竟然看了一眼
就怀疑我得了脑瘤。”
2月5日,市民沈女士来到瑞金医院嘉定院区,向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林琳送上锦旗并道谢。
半年前,沈女士陪母亲到内分泌科复查糖尿病,医生林琳却建议沈女士去挂号检查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我当时还纳闷,明明我陪我妈看病,怎么我要验血?而且每年体检,我的血常规都很好。”
就在沈女士疑惑时,验血结果却让她大为震惊。她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值高达340,远超48-209的正常值范围。进一步的垂体增强核磁共振检查揭示,沈女士脑部存在一个直径达1厘米的脑垂体瘤。
经过详细的垂体功能检查,沈女士被确诊为生长激素瘤,并在医院成功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鼻鞍区肿瘤切除术。术后,她的生长激素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
无独有偶
也是瑞金医生
也是同一种病
陪老婆看病
自己却被“瞧”出脑垂体瘤
38岁的林女士(化名)自1个多月前出现了间歇性头疼的症状,并且渐渐的视力开始下降。怀疑是垂体瘤的她在丈夫朱先生(化名)陪伴下,来到瑞金医院垂体泌乳素腺瘤诊治中心吴哲褒主任门诊。
吴主任却转头问起了朱先生:“这几年有没有感觉自己相貌变化很大?可能你才是患有垂体瘤的人。”
一番追问下,朱先生坦言,近年来他一直深受困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困扰,白天困倦乏力,睡觉打鼾伴有呼吸暂停。“从五官科到神经内科,从神经外科到心内科,我前前后后跑了五六个科室,用了睡眠呼吸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也做了颈椎、心脏等等一堆检查,没查出啥毛病,治疗也没太大效果。”朱先生也很苦恼,然而,他自己包括家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年来面容变丑、眉弓突出,嘴唇肥厚,两侧鼻翼较宽、手指变粗、鞋码变大等细微变化。
其实,从朱先生一进诊室,吴哲褒主任就注意到他肢端肥大症的特征,在他的建议下,朱先生进行了激素和垂体增强磁共振检查。检查结果让夫妻俩惊讶不已,果真如吴主任所说,朱先生脑部长了一个直径约7mm,像黄豆粒大小的垂体微腺瘤,并且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水平都高于正常值上限,考虑为垂体生长激素腺瘤。
术后,朱先生生长激素降至正常数值。
不痛不痒
怎么会突然得了脑垂体瘤?
医生又是怎么一眼看出来的呢?
林琳医生告诉记者,沈女士鼻翼增厚、面部皮肤粗燥,还有手变大的情况,初步怀疑有可能是肢端肥大症。
“所谓肢端肥大症是体内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最主要病因是垂体生长激素瘤。像鼻翼增厚肥大、嘴厚舌大、手脚变大等,都可能是垂体瘤所导致的肢端肥大症,要通过验血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以及核磁共振明确病情。”林琳医生解释道,垂体瘤起病隐匿,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临床上大多数患者是出现了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才来就医,而此时可能垂体瘤已经长大,压迫到视神经。
医生提醒,部分脑垂体瘤患者还存在呼吸功能障碍,伴有打鼾、憋气、嗜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活动后呼吸困难。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尽快就医。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极为重要,垂体瘤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导致糖尿病、心脏病和消化道肿瘤。”林琳医生说。
综合上海嘉定、新闻坊、瑞金医院、上观新闻等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