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安全过桥的这8秒钟,背后是什么→→

2025-01-26 18:35来源: 共青团中央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贵州大山深处的北盘江上,我国跨度最大的高铁铁路桥横亘于此。这里是沪昆高铁的必经之地,每天有一百多趟列车从桥上通过。高铁过桥,只需要8秒钟,乘客几乎感觉不到。但这8秒钟背后,在乘客看不见的轨道下方,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铁路巡检小组,练就飞檐走壁之功,日夜守护大桥安全。春节前,记者记录下了他们在北盘江上空的“极限挑战”。

  头顶是列车飞驰而过,脚下,是北盘江水悠悠。工人们的作业岗位,在距离江面300多米高的大桥之上。春节前夕,记者赶上了北盘江特大桥的全身体检。

高铁安全过桥的这8秒钟,背后是什么→→

  而要到达作业岗位,需要三次极限运动:首先,要翻越一段山崖抵达桥墩,然后横跨整个桥拱,还要再攀爬两座最高的竖直桥墩。在溪流和杂草间,翻山之路开始了。

高铁安全过桥的这8秒钟,背后是什么→→

  “我们刚刚是翻了一座山才来到这个地方的,可以清晰看到桥墩,桥面距离底下的江面的距离,大概是有300米,也就是相当于100多层楼的高度。”记者介绍。

高铁安全过桥的这8秒钟,背后是什么→→

  从崖壁到桥墩,还需要再下一段沿江的陡坡,只能靠安全绳。崖壁近乎垂直,往下看,就是江水。上山,再下山,一共用了半个多小时。

高铁安全过桥的这8秒钟,背后是什么→→

  终于抵达桥墩后,下一步,是上到桥拱检查,需要继续爬梯。整个桥拱爬下来,将近两个小时。团队分工协作。桥下,飞手操作着无人机,负责从空中给桥体拍照。

高铁安全过桥的这8秒钟,背后是什么→→

  抵达拱顶,工人们迅速开始分头作业。很多检查,只能蜷缩着身体完成。支座有没有松动,桥面有没有掉块,混凝土有没有开裂,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国铁成都局贵阳高铁工务段关岭桥路检查工区工长宋坤今年32岁,是团队里年纪最大的,在大桥高空作业已经超过十年。

  “如果有裂纹的话,比如混凝土裂开了,我们就会用裂纹测宽仪测深仪,观测数据。”宋坤说。

高铁安全过桥的这8秒钟,背后是什么→→

  大桥的多个内部空间也是检查的重点:比如最顶上的箱梁和弯曲的拱圈。

高铁安全过桥的这8秒钟,背后是什么→→

  从桥拱上的一处小孔,顺着垂直阶梯,下到了入了拱圈内部。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拱圈内部,工人只能靠头灯和手电照明,检查每一根梁柱的状态。把1公里长的拱圈从头检查到尾,需要在幽闭、黑暗的环境里,孤独地行走两个小时。

高铁安全过桥的这8秒钟,背后是什么→→

  从拱圈回到桥墩,难度最大的爬高挑战才刚刚开始。为了检查100多米高的墩身,需要再爬550多级的垂直镂空台阶,每一边每次只能上一个人。

  风吹、日晒、雨淋,桥墩的外观和内部有何变化,需要时刻关注。春运期间,检查的频次还要加密。

高铁安全过桥的这8秒钟,背后是什么→→

  国铁成都局贵阳高铁工务段关岭桥路检查工区工人邓显鹏说:“首先要检查墩内有无积水,还有就是检查墩身是否有裂纹。中国高铁是中国的一张名片,我们从事这一个行业,实际上是在默默付出,但我内心还是感到非常自豪的,就算不能被看见。”

高铁安全过桥的这8秒钟,背后是什么→→

  一座桥墩,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检查下来,需要大半天的时间。作业完毕,原路返回。大家在一处稍平坦的山坡坐下,开始补给能量。

高铁安全过桥的这8秒钟,背后是什么→→

  下午五点钟了,工人们才吃上今天的第二顿饭。

  工人表示:“他们第一顿饭还没吃,刚上完夜班了。”

  当记者问大家平时最累最饿的时候,会特别想吃什么东西时,他们这样回答:

  “我最想吃我老婆做的饭。”宋坤说。

  “我最想吃老妈做的辣子鸡。”国铁成都局贵阳高铁工务段关岭桥路检查工区工人肖溢豪说。

  “我最想吃的就是老家那个馒头,就着咸菜。”国铁成都局贵阳高铁工务段关岭桥路检查工区工人肖关平说。

  聊起吃的,大家最难忘的都是家的味道。但家的味道,常常只能回味。

高铁安全过桥的这8秒钟,背后是什么→→

  当记者问及今年过年在哪过时,国铁成都局贵阳高铁工务段关岭桥路检查工区工人何启川表示:“我今年过年是需要值班,就是在单位上。”

  当说起有什么新年愿望,何启川说:“找个女朋友吧。”

  “陪家人出去旅游一下吧,我媳妇跟我说好多次,说是陪她去外省去转转,但一直没时间。”肖关平说。

  “我的心愿其实很简单,就是带上爷爷奶奶去北京、天津、上海看一看。”国铁成都局贵阳高铁工务段关岭桥路检查工区工人李星波说。

  他们想去远方,但日复一日保障的,却是一列列高铁里,别人的远方。

高铁安全过桥的这8秒钟,背后是什么→→

  宋坤说:“每天望着一列列高铁,把乘客、旅客能够安全平稳地送到目的地,能够保证高铁安全,万无一失,这一点已经知足了。”

  完成了白天紧张的工作,大家的心情也轻松愉快了许多。大山险峻,但也有不一样的美;干活苦,但苦中也能作乐。

高铁安全过桥的这8秒钟,背后是什么→→

  大桥离工区70多公里,又多是盘山路,单程就需要一个多小时。回去稍事歇息后,工人们换了一批装备,又在夜色中出发了。正值春运高峰期,今晚,他们增加了一次夜间检查,要趁着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4点之间,高铁不运行的时段,检查桥面和轨道。

高铁安全过桥的这8秒钟,背后是什么→→

  一辆沿轨道推行的小车,就是要了解轨道平面的几何参数。

高铁安全过桥的这8秒钟,背后是什么→→

  国铁成都局贵阳高铁工务段关岭线路检查工区工长谭望胜说:“主要目的就是保持线路的一个平顺度,提高旅客坐车的舒适度,有偏差的话,高铁上可能立硬币会掉,水杯会晃。”

高铁安全过桥的这8秒钟,背后是什么→→

  宋坤和同事,今晚负责检修挡风板,一座大桥,2800多片,全部检查下来,需要四个多小时。

  “保证每一颗螺栓都要检查到、被敲到,确保没有松动。”宋坤说。

  这是一项非常枯燥,但又非常需要耐心的工作。一年四季,风吹山谷。乘客在车厢里感受到的平稳,是因为他们挡住了风。通过热成像技术,可以看到了寒冬夜里,工人们劳作的身影。

  凌晨四点,工作结束。检修完毕的轨道,静待清晨的第一缕曙光,迎接又一天的车来车往。

  而我们,也将告别工人师傅,乘坐着从大桥经过的高铁,踏上回家的旅程。

  “8秒钟,这是记录下的高铁列车通过北盘江特大桥的时间。在这样一份看得见的快捷和舒适背后,是无数铁路人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坚守。”记者说道。

  这个春节,工区的一小部分人能回家吃到他们最想吃的菜,见到最思念的人,还有一多半,将继续与大山作伴,守护我们的平安回家路。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产婉玲]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8月13日,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阿塞拜疆巴库(无人机照片)。西安国际港站也成为了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30000列的车站,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14
8月13日,由4艘纯电动港作拖轮组成的“绿色舰队”在中船天津码头鸣笛启航。据了解,这4艘拖轮组成了目前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纯电动拖轮船队,将主要用于在天津港水域协助各类船舶进出港和靠离码头作业。
14
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
14
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位于北京的一个现代化商业温室中进行番茄自动杂交授粉操作(2024年11月29日摄)。8月11日,全球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登上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杂志。
13
8月12日,果农在河北省卢龙县刘田各庄镇张田各庄村软枣猕猴桃种植基地采摘软枣猕猴桃。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8月12日,河北省卢龙县刘田各庄镇六百户村四季青蔬菜种植合作社社员在大棚内采摘苦瓜。
13
游客乘船游玩罗甸县沫阳镇大小井景区(8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以旅居康养为特色,持续推进“旅游+”融合发展。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以旅居康养为特色,持续推进“旅游+”融合发展。
13
8月1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一处水域,成群的黄嘴白鹭、苍鹭等在休憩觅食。8月1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一处水域,成群的黄嘴白鹭、苍鹭等在休憩觅食。8月1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一处水域,成群的黄嘴白鹭、苍鹭等在休憩觅食。
12
8月11日,游人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永安溪白塔镇段游玩(无人机照片)。8月10日,在漓江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段,游客乘竹筏游玩赏景(无人机照片)。8月10日,在漓江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段,游客乘竹筏游玩赏景(无人机照片)。
12
清晨4点,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三位“00后”脑瘫青年揉着惺忪的睡眼,互相鼓励着起床。清晨4点,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三位“00后”脑瘫青年揉着惺忪的睡眼,互相鼓励着起床。
1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