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古代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积累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这一博大精深的科学、文化体系,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代表之一。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广大网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由中共西安市委网信办主办的2024年西安市“网络中国节”“节气里的大美西安”系列主题活动分别推出系列文化类科普文章,一起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传承时代文明新风。
央视网消息 伴随着越来越近的新春脚步,1月20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人间冬色此时尽,春暖花开不久时。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极言大寒之冷。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时节,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期。在此时节,天寒地坼、寒野苍茫。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民谚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冻成一团”。那么小寒和大寒谁更冷呢?有数据统计,北方地区最冷的时段几乎都是1月中旬,小寒节气比大寒节气更冷,民间甚至有“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等古谚。但南方地区的最冷时段往往是1月下旬,因此认为大寒节气寒冷更极。
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大寒节气,阳气萌动,母鸡开始孵化小鸡,准备迎接新一代的生命降临。?鹰隼之类的征鸟,在空中盘旋以迅猛的“身手”捕猎着食物。寒冬的末尾,即使是湖水的中央,也会被冻得异常坚固,如镜的冰湖上,人们尽情嬉戏。
大寒有花信,三候远闻香:“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三花形态清隽皆在严冬凌寒开花,香气清远悠长。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大寒时节虽然天寒地冻,但正所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大寒的到来意味着四时的终结,也预兆着新春的开始。正如唐代诗人元稹诗中所写:“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天气寒冷,在家围炉取暖,叙谈言欢,岂不美哉。冬天过去,生机勃勃的春天就来啦。
当然,也不是人人都如元稹一样乐观。大寒时节,被困家中看书的大诗人陆游有些心酸。“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宋代邵雍的《大寒吟》也诠释了大寒季节旧雪未融,又有新雪落下的严冬景象,“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作为最后一个月“腊月”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虽是农闲时节,但家家却更“忙”了,因为忙着赶年集、备年货、大扫除……迎接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即“大寒迎年”。
“二十三日糖瓜黏,二十四日屋尘清”“腊月不扫尘,来年招瘟神”,从大寒至农历新年,民间会有一系列活动迎接新年的到来。而随着乙巳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古都西安街头巷尾的年味儿也日渐浓厚,尤其是品类丰富形式多样的的年货节,满足大家在除旧饰新的活动里,所有对年的期待。
1月11日,为期16天的2025陕西省新春年货购物节暨第20届西安年货节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近千个国际标准展位,汇聚了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糖酒食品、农副特产、生鲜水产、服装服饰、家居百货、进口商品、非遗国潮等万余种年货产品,为市民群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热闹非凡的春节年货消费盛宴。除此之外,在西安各大社区商场景区,还有网上年货节、非遗年货购物月、年货进社区等活动,让古城西安的年味传统又时尚,独特又有魅力。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一个节气都在随着阴阳的升降而循环往复,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正所谓“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暖酝冰霜里,春酿严冬时。过去的一年,无论多少惆怅与遗憾,皆如冬风吹散而去。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不妨高吟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乐观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健康的体魄,去迎接新的四季,去拥抱下一个时光轮回。寒尽是春生,苦尽是甘来,岁末成新始,诸行皆圆满。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