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一”到“神十九”,25年间,中国航天带给世界无数次惊喜,人们对航天员在轨期间的工作、生活情况等也越来越关注。未来,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探月工程以及商业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除了训练有素的航天员,越来越多的人也将进入太空。那么,人类在太空生病了怎么办?
在近日举办的珠海论坛·航天医学与人类健康论坛上,未来空间医疗保证体系建设这一话题被提及。
太空医疗研究取得多项进展
“太空医院”是在太空中设立的、符合太空环境特殊应用需求的综合医疗体。其具备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功能,具有集成化、智能化、可移动特点。
建设“太空医院”有多大的必要性呢?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通用技术航天医科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杜继臣说,随着国内外载人空间探索项目的快速推进,以及商业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参与空间探索的人群在不断扩大。我国已有载荷专家、飞行工程师等进入空间;更长时期的太空驻留成为常态,单次太空之旅的时间已达到192天;太空旅行已向普通人群发出邀请。这些都增加了人体健康风险,需要更加及时、专业、系统、广泛的太空医疗。
杜继臣介绍了国内外对空间医疗保障体系的研究进展。他说,空间医疗保障体系应配备大量的医疗检查检验仪器设备,如血细胞分析仪、血流量检测仪、心电图及脑电图检测仪、超声类仪器、心肺复苏仪等。目前,空间治疗设备的研发正在逐步推进。比如,加拿大研制的M7机器人进行了无重力状态下手术缝合和打结的测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2024年把单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送入国际空间站,我国在骨折复位机器人及配套手术器械研发、穿刺机器人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探索在空间环境下的手术操作能力。
近日,东南大学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顾忠泽、陈早早团队联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王春艳团队研发的,基于器官芯片的失重心血管功能变化机制与防护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聚焦航天员长期航天飞行后重力环境再暴露导致的机体立位耐力不良等心血管系统失调问题,是国际上首次在轨开展的人工血管芯片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邓玉林向记者介绍了其团队在空间生物医学载荷仪器和空间生物医学研究方面的情况。他说,目前已有6个创新科学载荷成功完成空间飞行搭载任务,未来可以在太空医院医学检验、基于器官芯片的药物技术以及“智慧中医”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合肥云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医AI四诊方面作出有益探索。该公司CEO李晓亚介绍,在太空医疗环境中,可以通过中医智能设备采集航天员的舌面、舌下及面部照片,对航天员的朗读声、咳嗽声等进行智能分析,与地面医疗中心的中医专家进行远程问诊,从而对航天员进行日常健康管理,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太空医疗。
分阶段推进建设工作
建设“太空医院”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杜继臣建议,以诊疗技术体系+诊疗装备体系两条主线为依托,同步考虑近地轨道和月球探测需求,以模块化“太空医院”为载体,分阶段推进建设工作。
其中,诊疗技术体系主要解决适应空间环境需求和空间状态下的疾病临床诊断、治疗、康复技术问题;诊疗装备体系主要解决医学装备研发问题,这些医学装备应适应空间环境及诊疗需求,功能包括医学检验、影像检查、治疗康复等。模块化“太空医院”建设的基本模块包括基础检诊模块和急诊急救模块,它们既要具备基本检查检验功能,又要满足急危重症紧急处置需求。
同时,空间医疗保障体系还包括适应空间特殊环境和诊疗工作需求的空间诊疗体系、操作规程和支撑保障体系。此外,推进“太空医院”建设应制定空间疾病诊断标准、空间疾病诊疗指南等。根据临床诊疗操作需求,还要配套相关支撑系统,提供包括无菌环境、温湿度、负压、供氧等在内的各方面条件。
“太空医院”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工程。其一方面可服务于人类空间探索,另一方面可以启发临床从新的视角关注地面疾病诊疗。
杜继臣认为,“太空医院”这种集成、智能、可移动的医疗服务体,可广泛推广至各类特殊场景。“通过车载、机载、舰载等方式,可建立列车医院、飞行医院、船舶医院等移动综合医疗体,拉近诊疗服务距离,为自然灾害、疫情防控等紧急状态下的医疗救护提供保障,随时随地护佑人民健康。”杜继臣说。(记者徐庆群、通讯员杨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