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经济、色彩经济、非遗经济聚人气 消费新场景“出圈”激发小城文旅新活力

2024-11-19 15:03来源: 央视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央视网消息:中国旅游研究院的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显示,前十个月文旅消费继续下沉,三四线城市包括众多小城小镇成为新的打卡点。随着冬季到来,冰雪活动日渐升温,东北的不少小城也热闹了起来。

  白桦树做的屏风、白桦叶做的床头画、桦树皮做的记事本等等,在漠河北极村这家白桦主题的民宿里,东北雪景和白桦树营造的氛围特别吸引人。民宿的主人是来自福建厦门的“90后”夫妻邱晓旭和邱小允。

冰雪经济、色彩经济、非遗经济聚人气 消费新场景“出圈”激发小城文旅新活力

  北极村特有的冰雪资源在这些年轻人眼中成了创业优势。专注于这个新风口,漠河今年一下子推出了十多项吸引年轻人创业的优惠政策,并推出了创业空间,为年轻人在北极村落户创业提供便利。记者在村子里采访时注意到,各种以“北”和“雪”为名的景点和商铺到处都是。

冰雪经济、色彩经济、非遗经济聚人气 消费新场景“出圈”激发小城文旅新活力

  立冬之后,吉林永吉县北大湖镇南沟村一个个建在家门口的滑雪场陆续迎来游客,村民们由原来的“猫冬”变成了“忙冬”。今年又有一批爱滑雪的村民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变身成为滑雪师和教练员,开启雪季的创业新路。

冰雪经济、色彩经济、非遗经济聚人气 消费新场景“出圈”激发小城文旅新活力

  雪场建在村头,创业就在家门口。南沟村多次举办了国家级的冰雪赛事,以赛为媒、以体促旅、以旅兴业。目前,这里有餐厅旅店106家,民宿床位1000多张。300多村民当上滑雪教练,干得好的村民仅这一项年收入就超30万元。

  色彩经济:一片叶子背后的消费新场景

  初冬时节,彩叶经济、研学经济持续火爆,一个个消费新场景不断“出圈”。

  坐着游船皮艇赏长江红叶,住在森林木屋看点点星光,这是江苏太仓长江林场推出的生态游新玩法。长江林场户外探险基地占地面积约1000亩,以运动、探险、教育、旅游为核心定位,打造集长江观景、林场探险、户外露营、长江湿地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旅体验区。

冰雪经济、色彩经济、非遗经济聚人气 消费新场景“出圈”激发小城文旅新活力

  好风景里寻味好味道。在江苏南京浦口汤泉街道,游客们在一方方天幕帐篷下,烧烤、煮茶;在苏州阳澄湖、南京六合等地,今年的蟹黄汤包让众多美食家大呼过瘾;在安徽黄山黟县塔川村,五彩斑斓的秋色和梯田丰收的场景在民宿中就能看见,一碗新上市的本地大米、一杯冬日里的新茶饮让游客拥有了视觉和味觉双重享受,如果有兴致还可以下田体验。

冰雪经济、色彩经济、非遗经济聚人气 消费新场景“出圈”激发小城文旅新活力

  中国旅游研究院分析认为,当下消费者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更加多元化和小众化。除了传统的热门打卡点外,更多特色旅游目的地受到游客的关注。“跟着色彩去旅行”,这些目的地往往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底蕴或特色体验项目,能够满足游客对新鲜感和独特体验的追求。

冰雪经济、色彩经济、非遗经济聚人气 消费新场景“出圈”激发小城文旅新活力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称:“我们讲小城旅游、小镇旅游或者叫市场的重心开始下移了,那就意味着广大城乡居民走得更快了、走得更远了,消费也更加活跃了。”

  非遗经济:小城里的“闪光小店”

  如今,随着年轻人“奔县”带动小城游,县域的“非遗+”消费也在悄然兴起,小城中甚至是村庄里的非遗小店正在焕发新的消费活力。

  冬日来临,陕北榆林榆阳古城一条老街,一个小院、一场非遗演出正在上演。台下是各地的游客和慕名而来学艺的年轻人,这些新面孔里面很多都是“00后”甚至“05后”。小伙伴们聚在一起,学习的是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非遗技艺。

冰雪经济、色彩经济、非遗经济聚人气 消费新场景“出圈”激发小城文旅新活力

  榆林市榆阳区人社局“头雁”培育项目负责人奚娜表示,通过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目前已成功培育出200名“头雁”,有力推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更好为乡村振兴服务。

冰雪经济、色彩经济、非遗经济聚人气 消费新场景“出圈”激发小城文旅新活力

  除了演出之外,这里的剪纸小店、唢呐音乐吧、泥塑铺子等都很吸引人。在这些学员里记者还注意到一位外国年轻人,一打听,他不仅慕名而来,现在还成为榆林学院里的一名留学生,主修的专业就是中国非遗陕北民歌。

冰雪经济、色彩经济、非遗经济聚人气 消费新场景“出圈”激发小城文旅新活力

  借助于新科技,景德镇陶瓷的消费新场景正在升级迭代,陶溪川街区建成了全国首个陶瓷产业直播基地,入驻商家有3000多个,产值超过70亿元。

冰雪经济、色彩经济、非遗经济聚人气 消费新场景“出圈”激发小城文旅新活力

  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主任余红生表示,“数字平台”正成为助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力量,很多非遗传承人通过主动“上线”吸纳网友制瓷创新的好点子,也发现了不少市场的新需求。

冰雪经济、色彩经济、非遗经济聚人气 消费新场景“出圈”激发小城文旅新活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姜雪称:“为县域产业和消费发展培育更多新产品、新场景和新业态,传统工业产业密集的县城可探索以智能化改造和技术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10月24日在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扩建工程宜章段施工现场拍摄的宜章北枢纽互通(无人机照片)。近日,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扩建工程宜章段右幅主线建设进入冲刺阶段,中建五局施工人员正抓紧铺沥青,为12月底如期拉通奠定基础。
25
10月24日,由中铁十四局和铁建重工集团联合打造的“龙岗二号”盾构机在湖南长沙下线。这台盾构机整机长约117米,总重量约3600吨,开挖直径14.31米,将应用于深汕高铁龙岗隧道建设。
25
深秋时节,各地秋色斑斓,美如画卷。
25
10月23日22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4
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
24
10月23日,游客在江苏南京明孝陵景区石象路观赏秋景(无人机照片)。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
24
车辆准备通过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边检站(10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来自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今年10月22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万辆次。
2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